□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5月9日下午,安徽合肥市妇联2021年度“大湖之约 幸福起航”首场线下活动,在位于包河区的文化创意园区——中建智立方举行。
在这场以“皖美同芯合创未来”为主题的青年联谊活动中,200多位优秀单身青年全部来自科大讯飞、安徽微晶科技、江淮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型企业。两个多小时的游戏互动后,20对男女青年表白成功,赢得“脱单”机会。
近年来,合肥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进,“墨子号”“九章”、铁基超导、类脑科学、空天科技……一大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竞相涌现,让合肥成为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
创新源于人才。多年来,合肥“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抓创新像拼命”,千方百计在“留人”“养人”“培育创新环境”上下功夫,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创新的天地”“养人的地方”。
围绕省市人才战略,合肥市妇联紧扣人才“引、育、留”全链条理念,自2019年起,即打造以“情感聚人、情感暖人、情感留人”为主要特色的“大湖之约 幸福起航”公益交友品牌活动,“聚焦在肥创业、工作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科创人才成家立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助力美好安徽、科创名城建设”,两年多来,在近百场线上线下活动中,市妇联主席宣丽玲总要向青年们宣讲活动主旨:“力图为长三角青年来皖来肥发展提供更多的情感助力和家庭文化支持,也助力省市招商引智软环境的提升。”
“‘情感留人’是我们立足妇联特色,创新实施人才‘护航’行动中的一部分”,宣丽玲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目前,合肥女性各类人才和女企业家等科创人员已达到80余万人,科创人员的家庭更是数以百万计。围绕中心、找准定位,市妇联实施巾帼“领航、起航、护航”三大行动,全方位助力女性发挥“她智慧”、作出“她贡献”。
围绕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的工作主线,市妇联注重培树优秀女性科创典型。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得者谢毅,爱国奉献女科研人员刘静,科大讯飞副总裁任萍萍等40多名杰出女性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巾帼创业之星称号。她们中的不少人加入妇联宣讲团队,“通过她们,引领女性科创人才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勇攀科创高峰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千方百计为女性搭建起航平台。今年4月,市妇联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启动长三角女企业家“扬帆300行动”,即:优选百名优秀女企业家进高校,对接百个优秀企业和机构,服务百个创新技术成果转化。筹办长三角女企业家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暨对接交流会,推动在“中国声谷”、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发挥妇联桥梁纽带作用,定期举办“与女企业家面对面”、政企恳谈会等,为企业与政府牵线搭桥;组织优秀女性参加全国女性创新创业大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女性创新创业大赛等,12个科创项目斩获奖项。
聚焦人才引进难、技术创新难、政策承接难等女性和家庭在科创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实施巾帼护航行动。围绕省市人才战略,与多部门联合建立人才联系服务机制,仅去年就引进女大学生4万余名;助力以情留人,举办科创青年人才交友会近百场次,服务青年人才上万人;借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平台,连续5年举办女性创新训练营,为科创女性充电赋能;依托合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优势产业,在12个重点产业链建立“妇联服务队”,为女企业家创新创造提供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
几年来,创新合肥的“成绩单”上,一项项由女性领衔的科创成果格外亮眼:毕业于中国科大的张梓晗团队作为安徽省唯一实现石墨烯量产的企业,石墨烯纳米银线复合柔性透明导电膜量产线月产达20万平方米,申请专利总数68件;佳讯科技张淑萍团队研发的“雷电实时定位监测预警系统”填补了目前国家气象雷暴预测在行业应用领域中的空白……
“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从来不乏杰出女性的身影和智慧。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将继续创新服务设计、链接领先资源、联合更多力量,助力科创女性和家庭成长。”宣丽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