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婷
景女士是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怀孕前她曾经在一家影视公司工作,生育后因为家庭需要暂别职场,在家专心带娃。如今孩子上了幼儿园,景女士很想重新回到自己的职业角色中,但她发现这3年的职业空白期给她的简历减了很多分,得到的面试机会少得可怜,她也越发对自己下一步的职业发展降低了心里预期。
如同景女士一样,很多全职家长、特别是全职妈妈们决定重返职场时也会困难重重,这一困境在去年疫情的影响下被进一步放大。《2021领英机会信心指数报告》的数据显示,68%受访女性表示她们的工作受到了疫情的负面影响,高于男性66%的比例;此外,23%的受访女性表示疫情后很难寻找工作机会,这一比例也远高于男性(17%)。长期居家隔离所带来的问题凸显了全职家长的不易,也让全社会开始正视全职家长重返职场所面临的结构性阻力。
职业空白期究竟要不要体现在简历上?怎么体现合适?这些疑问困扰着很多想重回职场的“全职家长”。职场社交平台领英近期推出了“全职家长”等一系列全新职位名称,求职者可以在简历中用平台提供的“全职家长”和“全职太太”这样的职位名称来描述自己那段“空白期”的经历。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看到,该系列职位头衔也可以不再注明所属公司或雇主,以方便全职父母更加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经历和技能。据悉,未来数月,领英还计划为处于空窗期的会员提供更加丰富的描述选项,例如“育儿”“家庭护理”和“公休假”等,这些灵活适宜的简历措辞,或许会使得“全职家长”免除重返职场的描述“尴尬”,也让全社会都能正视他们的社会价值,帮助他们获得平等就业机会。
打破负面标签,全职家长“育”出职场新路
“无法兼顾”“不思进取”“与社会脱节”这些负面标签,成为“全职家长”回归职场的拦路虎。
记者从领英一项针对近200位企业HR和300余位有全职家长经历的人士的调查中看到,超过九成的全职家长希望未来能够回到职场。然而,79%的全职家长承认“职业空窗期”对他们再次求职造成了障碍。45%的全职家长认为障碍在于被默认为与社会脱节、技能落伍,很难争取满意的薪资。还有近四成的全职家长反映无法在简历和招聘平台上用合适的词汇描述这一段职场空窗期,也无法体现在这段时间内的成长和价值。同时,超过一半的受访HR表示对招聘全职家长是有顾虑的,其中有四成HR表示担心他们无法平衡家庭和工作,或是因脱离职场环境太久,顶不住职场压力。
不过,调研也释放了许多积极的信号。例如,大部分的全职家长认为他们能够从这样的经历中培养耐心、提升抗压能力(76%),锻炼情绪管理能力(75%)和多线程处理任务的能力(73%)。超过八成招聘过全职家长的HR认为,这类员工工作表现与其他员工没有区别,甚至更加努力和优秀。
童年智趣馆的创始人冯琼子以现身说法验证了全职家长的经历也能成为职场的下一步阶梯。她曾经有过两年多全职妈妈的经历,在育儿过程中逐渐喜欢上给孩子读绘本,自己也爱上了通过阅读来同步进行学习。在带孩子去各种绘本馆和游乐园的时候,她发现,一个和顾客链接性更强的可玩可学的社区儿童游乐园一定会有市场需求,于是她勇敢地去尝试了。如今回过头来看,她的体会是:“全职妈妈是一个‘卧薪尝胆’的潜伏期,是可以进行大量思考和学习的时期,是在巨大的危机感中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的一个机会时期!”
空窗期提前充电,打造职场新起点
在职场生涯教练怡洁的咨询客户中,有不少为了孩子暂时不得不选择回归家庭的全职妈妈。“她们一边想要陪着孩子长大,另一边也各种充电学习,并期待重回职场的那一天。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始终被这样的声音所困扰:离开职场的时间越久,再回去的机会也越渺茫。”
作为一项24*7不间断的“工作”,全职家长们的付出通常远超普通工作的范畴,往往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收益来衡量。一位参与调研的全职家长在问卷中表达了自己的期许:“我希望全职家长能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家长或家庭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领英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张竞义表示:“全职家长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家庭的CEO,全面负责着家庭场景里的所有事务。这包括下一代教育,大家庭内外的关系构建、沟通和协调,日常繁琐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家庭规划等。这些多线程、多维度的复杂工作相较于职场而言,通常没有标准和明确的流程,更没有边界,需要复合的能力去平衡。全职家长在决定重返职场时要对这段经历有信心,从容展现自己的能力。”
原猎咨询创始人叶振亚结合自身经历为准备重返职场的“全职家长”们提供了实用建议:“在空窗期之前做好工作,空窗期内也不停止接触自己的行业,在找工作的时候根据市场来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复出后就可以很快适应节奏,做好新的工作。”
在怡洁看来,“现在职场与家庭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她建议全职家长与其被动苦恼,不如主动出击。比方说,在空窗期里找到自己的兴趣,无论是厨艺、心理学、育儿经、影评、书评等等,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大胆去尝试;其次,不要忘记给自己学习充电;另外,可以关注职场社交媒体,重新梳理与搭建自己的人脉网;与此同时,还可以关注相关行业公众号、视频号等,让自己及时追踪、掌握最新相关行业资讯。
她同时提醒大家,“现如今的职场早已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必须回到写字楼或是办公室,如果有技能、热爱与坚持,哪里都可以成为自己重归职场的切入点,或是打造自己职场的新起点。”
轻装上阵,走好“重出江湖”第一步
“全职家长经历与工作能力或经验没有关联性,只是候选人在人生某个阶段对时间做出的一个选择,没有优劣之分。”猎头顾问海伦结合自己的面试经历给出建议,“一个人脱离职场时间久了,做事节奏和心里预期会有变化。我会通过考核适应性、抗压能力这两种任职能力,以及询问候选人为工作而做的自身和家庭资源的准备来判断。”
她建议,空窗期超过6个月的全职家长在返回职场之前,做好自己身心的调整,同时做好家庭生活安排。她认为,身体状态要调整到比较好,心理上要有过渡期的准备。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段,逐步跟上工作节奏。不要刻意和以前的同事下属比较,几年拉下的功夫需要时间追赶。掌握自己的节奏,努力把这份工作当作一个新的开始,轻装上阵,走好重出江湖的第一步。另外,在薪酬和职位方面,尽量多看几个工作机会,了解现在的行业水平和这个行业对你的判断。不要用原来的薪酬和职位,特别是可能的升职加薪来要求新工作。拉长找工作的时间预期,3~6个月甚至一年都可以。尽量规划好自己想做的工作,再根据找工作期间得到的反馈来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