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丛丽珊 发自威海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威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交流会上了解到,2020年以来,威海市在山东省率先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在全省首家出台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坚持“儿童优先”理念,聚焦“营造精当优质的儿童发展环境、提供精细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打造精益特色的儿童产业示范、探索精准有效的儿童参与体系”四大重点任务,率先开展了系列儿童参与活动的实践,率先优选了儿童友好试点空间和项目,率先启动了儿童友好系列氛围营造活动,实现了“四个一”的创新突破:明确了一个创建目标,制定了一个行动方案,形成了一个工作机制,开展了一批试点项目和活动。
明确了一个创建目标,凝聚起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的工作合力。威海将儿童友好视角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致力打造儿童友好型的社会服务体系,尊重儿童的权利,关注和保障儿童生活环境安全,关心和满足儿童健康发展及现实需要,全力为孩子创造释放天性、快乐成长的美好家园。威海儿童事业发展在很多重要方面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威海是全省首个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扩大到52种的城市,也是首个成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城市,在儿童事业发展和权益保护方面创树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威海经验”。
制定了一个行动方案,明确了创建框架和行动任务。2月8日,市委研究出台了《威海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聚焦“营造精当优质的儿童发展环境、提供精细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打造精益特色的儿童产业示范、探索精准有效的儿童参与体系”四大重点任务,提出包括儿童安全保护提升、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儿童友好文化宣传、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儿童友好政策研究、儿童健康保障服务、儿童福利提升、儿童教育促进、儿童产业示范构建、儿童参与实践等10项配套行动的34项具体任务,为未来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
形成了一个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保障。成立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工作专班,明确了41位专班联络人,建立了创建工作的机制保障。3月10日,市委召开全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动员大会,动员和部署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的要求,把三年行动方案中2021年重点工作等分解落实到41个成员单位中,并建立了情况报送和每季度通报机制,构建了清晰明确的责任体系。
启动了系列参与行动,为创建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围绕儿童安全出行、自由玩耍、健康学习等方面需求,探索建设儿童友好型安全出行系统、友好公园和街区、医院、学校、图书馆、城市书房等,积极开展友好小镇、社区建设试点,健全纵到底、横到边、点面结合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出台《威海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实施妇幼安康项目,将全市孤困儿童数据录入“威救你”平台并实施动态管理。目前,在开展的校园安全大排查中发现安全问题225项,已全部整改完毕。涉儿童的12条网络安全漏洞被预警,13个低风险漏洞被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