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要闻

内蒙古固阳县巾帼志愿队服务老人常态化、精准化、亲情化

“拉话话”搭把手,这样的志愿服务“真香”!


    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给老人做饭、陪老人聊天。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现在每个科室都准备好了,大家可以分散做检查,院子里的大卡车上也有体检项目,大家平时很辛苦,千万不要错过这次免费体检机会。”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妇联主席牛巧凤在现场安排着。

    5月14日一大早,在固阳县金山镇杨圪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几百名“拉话话”巾帼志愿服务队队员,穿着写有“拉话话”字样的红马甲,在这里参加专业体检机构进行的免费体检和培训,每位巾帼志愿者还将获赠一份意外保险。这次活动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三级妇联共投入资金17万元。

    包头市妇联主席乌云格日乐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这些妇女常年都在温暖困难群众,今天我们妇联组织就是来温暖她们的,把实实在在的关爱送给她们,让志愿者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基层志愿服务工作中去,确保志愿队员沉下心、扎得稳、踏实干。”

    接地气的“拉话话”

    固阳县是个小县,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县妇联经过调研发现,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5.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0%,其中空巢、独居、孤寡、病残及留守老人占常住人口的25%左右。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子女多数不在身边,无人照料,存在生活“孤独”“无助”“无望”,面临着日常照料缺失、疾病困扰和精神寂寞等难题。

    “拉话话”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方言,就是面对面聊天、交流、谈心的意思。“2019年12月,我们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时,就起了‘拉话话’这个温暖、接地气的名字。”牛巧凤说。

    结合当地实际,由妇联牵头组织成立了74支“拉话话”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各村妇联主席为志愿服务队长,充分发挥妇女细心、耐心的特点,本着就近服务群众的原则,以走村入户“拉话话”的形式,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微小”事情做起,采取面对面交流、心贴心关怀、 一对一帮助的方式,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政策,把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如今,服务队员由刚开始的180人发展到1100多人,志愿者也由妇联干部、村小组长、村“两委”干部,扩大到人大代表、热心妇女群众等,服务数量和人次不断上升。

    困境老人的好帮手

    “前几天,我在炕上坐着,突然飘进来一股炸油糕的香味,顺嘴说了一声‘真香’,没想到几天后白文梅这女子真的给我端来一碗热乎乎的油炸糕!”下湿壕镇官地村独居老人常玉枝眼里噙满了泪水和记者念叨着。白文梅是官地村上届妇联主席,也是村“拉话话”巾帼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常玉枝老人今年89岁,患有心脏病,老伴已去世20多年,子女也都60多岁了,家庭生活条件困难。老人现由大儿子照顾,大儿子离婚多年,只靠养几只羊维持日常生活。

    白文梅说:“前几天,我去看望老人,她说闻见不知道谁家炸糕了,挺香的。我想老人家肯定是想吃炸糕啦,我就抽空做了点,趁热给老人送去。看到老人吃得津津有味,我的心里也挺高兴。”

    在怀朔镇黄磨房村91岁高龄的任二凤家,老人盘腿坐在炕上,看到来和她聊天的“拉话话”巾帼服务队队员李艳云,高兴地说:“人老了难看了,外人看见还怕了,你们还专门来看我,真比亲闺女还亲!”老人脑供血不足,腿脚不便,大小便基本都在家里,靠常年吃药维持,花费巨大。3个闺女都在外地,其他的孩子年龄也大了。志愿者对老人的关怀照顾让她倍感温暖。

    县优秀巾帼志愿者、西斗铺镇刘伟壕村委会副主任、妇联主席郭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说实话,我们村有200多名重点服务对象,住房和吃穿都没问题,但因为年岁大了,在我们看来是很容易的事对于他们就是难事。而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就是‘搭把手’的事儿,解决了老人的难题何乐而不为呢?”

    聊天说话、理发买盐、生存手机认证、卖土豆、扫屋压粉条——这些常人看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了“拉话话”巾帼志愿服务队员心坎儿里的大事。

    郭靖的手机里,存着几百张志愿服务的照片,她一边翻看一边对记者说:“这是帮瘫痪的郝焕秀做饭洗衣服;这是我们3个志愿者给80岁的郑兰半包饺子;这是给95岁老红军王挨有送党史书;这是帮刘树明家卖土豆……”郭靖说,“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每次去,她们都拉住我们的手夸共产党好,说赶上了好时代。”

    牛巧凤说:“我们有个微信群特别活跃,大家搞活动都在群里晒,每个人的发言我都要回复表扬,鼓励大家。每个月我都会到乡镇开一场分享会,大家畅所欲言,看如何把‘拉话话’活动做得更加完善。”

    基层工作的好抓手

    “拉话话”队员服务的对象全部在农村,志愿者们本身也生在农村、长在乡野,彼此非常熟悉,知根知底,拉起话来不费劲,容易接受,时间长了,互相都产生了依赖和亲情。

    牛巧凤说:“我觉得‘拉话话’这支队伍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就在农村。因为固阳县外出打工的人多,留守老人、儿童多,村与村之间距离远,路也不好走,志愿服务需求自然就多,我们正好能满足;二是我们的队员就来自村里,都是熟悉的面孔,交流起来特别顺畅自然,彼此经过几次接触,特别容易产生亲情,这也是我们提出的常态化、精准化、亲情化的具体体现。‘拉话话’充分发挥妇女热心、会聊天、善于联系群众的特点,找到解决基层工作的抓手,宣传了党的思想,传播了正能量,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认同感。”

    如今,“拉话话”志愿服务已成为固阳县服务群众的一大品牌项目,被列为中宣部创新案例,2021年被评为全国妇联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