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绘就了齐鲁大地壮丽恢宏的美丽画卷,5000万齐鲁女性齐心努力,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正以奋进者的身姿谱写着一曲曲昂首追梦的新时代巾帼之歌。
牢记总书记嘱托,心系妇女群众所想所盼,山东省各级妇联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擎理想信念的明灯,以梦为马、以汗为泉,推动全省妇女事业不断发展。
这是山东省广大妇女儿童收获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九年,也是全省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不断满足全省广大妇女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九年。
幸福感不断增强
不能给俺腾个空?俺也想听听宣传队讲的这些事儿!”初夏时节,淄博市桓台县索镇李家村岳大进家的小院里热闹欢腾,“齐鲁女性”宣讲团成员正和妇女群众围坐在小板凳上讲党的好政策,聊美好的生活。
“齐鲁女性”宣讲队伍里有巾帼先模,有专家教授,有基层妇联干部,她们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愿意听的身边事,把党的好政策、国家的新发展传递到群众中,提振了群众的信心,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群众的幸福感不仅来源于思想上的认知,还有家庭的温暖。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不断推进家庭工作,促进优良家风传承,弘扬新风尚。各级层层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296户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称号。
近年来,山东省在农村中创新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167万户。“美丽庭院”创建突出“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家风美”“四美”建设,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注重家风传承和家庭文化建设,引导家庭成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今,院里院外干净了,屋里屋外整洁了,街坊邻里和睦了,群众良好卫生习惯逐步养成了。人们都说,现在庄户人的家里变整洁了,变靓了,忙了一天回到家,心情也都美美哒。
为满足广大家庭需要,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落实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颂党恩 传家风”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巡讲巡展、“书香飘万家 家庭共成长”亲子阅读等活动,激发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获得感显著提升
许方霞,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柳家村村民,早年因为父亲多次住院、常年吃药,花空了家里的积蓄,欠下了一大笔外债。2015年,济南市妇联派驻柳家村的“第一书记”引来了产业扶贫项目——蔬菜高温大棚,这让许方霞内心燃起了致富的希望。她承包了一个高温蔬菜大棚,不懂技术,就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凌晨3点起来采摘瓜果,半夜去给大棚盖膜,天天没日没夜地围着大棚转。五年里,她边干边学,不断摸索,现如今,家庭年收入达到了25万元,翻盖了宽敞的房屋,购买了全新的家电、舒适的轿车、实用的小货车和气派的大型收割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2020年,许方霞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现在我们整个家庭充满了幸福和喜悦,我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脱贫了,但是不能忘党恩,我要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带领姐妹们一块儿过上好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许方霞积极热心地帮助村里的妇女姐妹一起发展大棚产业,无偿提供种植技术,安置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像许方霞这样紧跟国家发展形势,融入创新创业发展大潮,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道路的齐鲁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放弃城市的繁华,心系家乡父老乡亲,发挥当地优势,从零开始,一路摸爬滚打,越过沟沟坎坎,最终带领身边的妇女群众实现心中梦想。
这是山东省妇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缩影。她们成立巾帼返乡下乡创业联盟,推选百名“最美乡村女致富带头人”,命名百个“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指导各级举办各类女致富带头人培训班、高素质女农民培训班等2400多期,线上线下培训妇女约31万人次。深入开展巾帼乡村旅游公益行动,引导帮助农村妇女实现居家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为助力经济复苏发展,联合出台七项金融举措,创新推出“巾帼信用贷”和“鲁担巾帼贷”产品,为“妇字号”企业和创业妇女发放贷款2.45万笔72.03亿元。
山东省还在全省发展“大姐工坊”等居家创业就业项目加工服务点7993个,“大姐农家乐”1460个,精准辅助9.7万名贫困妇女居家就业脱贫。深入推进巾帼家政提质扩容,做优做强“山东大姐”品牌,全省县以上建设家政服务机构379家,累计安置266万人就业,为307.8万家庭提供服务,目前“山东大姐”家政品牌已成为全国家政行业的“领头羊”。
不断帮助妇女就业创业的同时,山东省还深入实施贫困母亲“两癌”救助项目,推动将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纳入“十四五”时期政府民生实事并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开展“两癌”公益保险捐赠活动,为全省10.22万名贫困妇女捐赠价值446.315万元的“两癌”健康保险,全省投入19.61亿元为1573.4778万人次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为1507.211万人次进行乳腺癌检查,筹集资金1.43亿元,救助“两癌”贫困患病妇女31684人。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增长为86.8%,其中农村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增长为86.84%。
开展“巾帼送暖”、实施“春蕾计划”争取社会帮扶物资合计1.2亿元,受益贫困妇女儿童21.95万人。实施“爱心妈妈”牵头关爱行动,结对帮扶留守孤困儿童2万余名。深入实施“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行动,2018年以来,在县级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全部建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招募7000余名志愿者,26.8万对夫妻接受婚姻家庭关系及离婚调适辅导,12.6万对当事人经过辅导取消或暂缓离婚登记,以家庭小和谐促进了社会大稳定。
安全感更加充实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比例和层次不断提升,就业层次大幅提高,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女性比重明显增加;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女生比例均达到55%以上;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2岁。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力量不断壮大,全省成立妇女议事会1.73万个,开展妇女议事活动5.24万次;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执委数量达到55万人;网上妇联建设快速发展,新媒体格局基本形成,线上“朋友圈”不断扩大。
推动建立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长效机制,实现全国首个由省人大常委会发文建立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全省16个地市全部由市人大常委会发文建立了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推动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家庭建设”列入《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节。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教学内容,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优化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的政策环境。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进小学活动,让性别平等理念根植少年儿童心田。
积极履行基本职能,打造“建设法治山东·巾帼在行动”工作品牌,推进依法维权工作,为妇女儿童发展进步保驾护航。源头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出台《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推动有关部门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平等就业等工作中出台政策性文件,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强化社会化维权,九部门共同建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联防联动工作机制,依托公安机关建立110家暴报警服务台,与民政、卫生等部门联合建立反家暴庇护机构109个,县以上司法机关普遍成立了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设立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140个,积极推进未成年受害人“一站式”取证中心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化维权工作网络。
拓展维权服务阵地,健全妇联系统四级信访网络,建基层妇女维权服务站(点)4.8万多处,形成司法保护、维权服务、信访投诉、社会救助“四位一体”的维权工作体系。
九年砥砺奋进,九年春华秋实。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展现着妇女儿童事业的蓬勃朝气。
回眸往昔,巾帼争辉。“十四五”宏伟蓝图大幕已经开启,历史在前行,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山东省必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奋斗新征程,续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巾帼华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最美家庭王琳家庭: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扎根山沟,头拱地也要让山村变个样;“移山”种田,一家人带起一个产业;三代接力,为参农利益不断奔波……这就是对人民小康路上带头人——山东参乡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琳一家人的真实写照。
40多年前,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口子李村是有名的穷山沟,村里只有46户人家和300多亩山礓地,人均年收入只有二十几元钱。目前,文登西洋参种植规模已达5.5万亩,年产成品鲜参75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六成以上,带动3000多户参农、数万从业农民增收致富,共同走上了小康之路。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王琳的外祖父和父亲。1981年,外祖父王继振开山拓荒、不断探索、育种突破,让8粒西洋参种子在文登落地生根。此后,父亲王文水毫不保留地提供、传授宝贵的制种技术,艰辛钻研延伸产业链条,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之路。
“带着大家伙一起过上好日子”一直是外祖父和父亲最大的心愿。王琳说,小的时候家里吃饭,每次有参农带着西洋参的病叶子或者任何问题拿过来给父亲看,不管是吃到第一口还是碗里就剩最后一口,父亲都第一时间把筷子放下来,先给西洋参看“病”。
2015年,王琳辞去文登区博物馆讲解员这份外人眼中光鲜亮丽的工作,开起了自己的西洋参淘宝店,收入突破百万元,同时,电商带来实打实的收入让周边不少参农也动了心。
作为第三代“西洋参人”,王琳一直将三代人的使命扛在肩上,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免费为周边参农代销西洋参。虽然在忙碌的日子里,她和爱人既是客服又要打包、发货,但是他们从未觉得辛苦,因为他们为村民提高了收入。
如何促进参农增收致富和西洋参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是王琳和爱人每天聚在一起都要讨论的事情。2016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王琳成立了文登御龙旗西洋参合作社,采取“研发—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将公司科技管理技术、优良品种无偿赠给广大参农,又以零差价方式集体进购农药化肥、遮阳网等必备农资,在农户种植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与监管,帮助周边3万多户参农实现增产增收1亿余元。
2018年,文登被授予“中国西洋参之都”称号,品牌美誉度、影响力持续增强。王琳又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投资5000万元建设继振西洋参加工项目,对西洋参深加工技术进行研发,进一步提升文登西洋参的价值,走精深加工的道路。
今天的文登,种植西洋参的农户已经达到3000多户,数万名从业者靠着一颗颗西洋参改变了生活,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现在的口子李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