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报道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报道

民生福祉不断完善湖湘妇儿幸福满满


    ▲长沙市妇联举办的月嫂(育婴员)培训班。

    资料图

    ▶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金湖村“儿童之家”打造的小荷角实践基地,孩子们体验种植蔬菜活动。

    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

    湖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扛牢扛实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锲而不舍向绝对贫困宣战。全省各地和广大扶贫干部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三湘大地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到2020年,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全省妇女儿童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新进步,全省广大妇女和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250多万妇女儿童摆脱贫困

    目前,湖南省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正在湖南美术馆展出。该成就展全面展示了湖南全省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显著成就和宝贵经验。

    “成就展就是一部脱贫史,真实记录了湖南脱贫攻坚全过程。”湖南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就展以“精准扶贫 三湘巨变”为主题,分“历史伟业”“首倡之为”“磅礴力量”“希望田野”四个篇章。展出一个月以来,成就展平均每天接待观众约4000人,累计观展观众近12万人次。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湖湘女性的身影随处可见。

    为助力脱贫攻坚,湖南省妇联积极推进“巾帼脱贫行动”,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彰显半边天力量。2020年“七一”前夕,湖南省妇联开展了“出手吧,姐姐”全省妇联系统“七一”扶贫大直播活动,省市妇联主席同频带货,销售农产品124.2万件,销售额1362万元。之后,省妇联又开展了“奋斗吧,姐姐”全省第二届巾帼创业创新大赛暨消费扶贫展示展销大直播活动,

    吸引了3.5万名网友直播消费,销售手工和农业产品268万元;开展了“姐姐出手·橙心相约”巾帼助农柑橘销售特别活动,销售柑橘类产品170余万斤,销售额1247万元。

    为决战决胜全省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该省实施了湘女素质提升工程。省妇联联合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妇女职业技能大培训,举办家政、手工、种植养殖等培训班3826期,培训妇女40万人;联合芒果扶贫云超市开设湘妹子直播学院,培育巾帼网络营销师5000多人;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长沙分行推出“湘女贷”金融服务,发放贷款15.93亿元,帮扶1.49万名妇女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该省还探索实施了互助脱贫帮扶模式,开展“产业富家·妈妈回家”活动,全省创办巾帼扶贫车间434个,创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1006个,帮助留守妇女、贫困妇女、残疾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每个村(社区)15名妇联执委重点帮扶5户贫困户,爱心企业、巾帼脱贫示范基地与贫困村开展“2+1”联村助困;建立“N+1”关爱解困模式,发动乡贤代表、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结对帮扶贫困家庭。

    “五年来,全省共有151.83万名妇女、105.06万名16岁以下儿童顺利脱贫。”湖南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省妇联主席姜欣说。

    妇女儿童尽享民生福祉

    明亮的空间、齐全的设施、丰富的活动……设置在社区内或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儿童之家”,迎来了一大拨孩子,俨然成了孩子们的快乐驿站和幸福家园。

    走进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城正街道三义井社区“儿童之家”,宽敞明亮的阅览室里,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书籍、滑梯、木马、乐高等学习和游乐设施,让“儿童之家”散发出温馨的味道。

    据介绍,“儿童之家”是以村(社区)为依托,以保护儿童权利和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向儿童提供校外安全健康、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的综合场所。不同村(社区)的“儿童之家”里,配置有各类适合儿童的游戏设施、玩具以及读物。村(社区)还根据各自的场地、特点,在“儿童之家”加入一些特色用品,比如乒乓球桌、羽毛球网等体育健身用品,电子琴、尤克里里等乐器,基本实现了“一区一特色、一街道一亮点”。

    “城乡村(社区)‘儿童之家’是做好儿童工作的最基础平台,对于我们做好城乡社区儿童保护和服务工作,培养高素质儿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姜欣说。

    据了解,为推动城乡村(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湖南省政府妇儿工委办积极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儿童之家”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儿童之家”25764个,覆盖率从2017年初的15%提高到目前的90%。

    为着力改善妇女儿童民生,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近年来,湖南卫健部门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抓好“两癌”免费检查和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两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524.89万名35岁~64岁农村和城镇低保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服务,为201.84万名孕产妇提供免费产前筛查服务,有力保障了广大妇女生殖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积极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部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环境,妇女儿童接受各类教育的机会增加。省财政厅统筹学前教育资金约8亿元,重点推进空白乡镇公办幼儿园、城镇小区配套园建设等。2020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5年的73.22%提高到85.9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5年的90%提高到93.2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5年的40.21%提高到53.64%,均实现了规划目标,并明显高于国家纲要目标要求。此外,该省还努力提高妇女儿童福利与社会保障水平。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最低标准提高至散居孤儿每人每月950元、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350元,有效保障全省1.6万余名孤儿基本生活。省医保局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妇女和儿童,参保缴费率达97.3%。

    未来,湖湘妇女儿童将更加幸福! 今年发布的湖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该省中长期发展蓝图进行擘画,提出了着力建设“8个现代化新湖南”、努力实现7个“更”的宏伟目标,以“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两段内容明确了未来五年该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章节也大篇幅明确了一系列增进妇女儿童福祉的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妇女儿童生活品质的务实举措,为新时期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描绘了蓝图。

    “种粮女能人”蒋珍凤:投身脱贫攻坚见证乡村蝶变

    香软可口的瑶珍香米、清爽甘甜的果秀南瓜玉米汁、脆嫩爽口的江永香姜,还有各式各样的特色农产品……走进湖南省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放眼望去,满满的都是绿色健康农产品。

    蒋珍凤在展区前忙得不亦乐乎,热情地向过往的市民推销家乡的土特产。

    展销中心开门迎客首日,湖南省副省长隋忠诚一行在巡馆期间来到蒋珍凤所在的永州展厅,在她的热情推荐下,现场试吃了瑶珍的香米寿司和果秀的南瓜玉米汁,并为永州特色农产品点赞。

    “种粮女能人”蒋珍凤来自永州江华大瑶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瑶族姑娘。1979年出生的蒋珍凤,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成长,亲历了祖国的日新月异,目睹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从一名普通的瑶家姑娘成长为一名女企业家,蒋珍凤也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巨变”。

    蒋珍凤现在是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她感慨,祖国的变化太快,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而回想起小时候的农村,乡亲们还曾为“吃饱饭”而努力劳作。

    蒋珍凤从小时候就开始帮妈妈干农活儿,饱尝了农村生活的艰辛。由于当时耕种方式相对落后,全家一共6亩水田,却是一年到头都有干不完的活儿。“我当时就觉得,农村的孩子只有学习这一条出路。”蒋珍凤从小便立志要好好学习,“跳出龙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蒋珍凤如愿考上了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卷烟厂。可是,没过几年,烟厂关闭,蒋珍凤成了下岗工人。

    2003年,曾经一心想要“跳出龙门”的蒋珍凤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决定,回家乡大瑶山种粮食,再次跳回了“农门”。

    蒋珍凤的父亲是乡镇粮站一名防化员,负责粮食安全保管工作,过去防护设施落后,父亲曾三次因为熏蒸杀虫中毒,晕倒在仓库里。

    蒋珍凤深深记得,父亲临终前,在病床上拉着她的手说:“爸爸搞了一辈子粮食工作。一个‘米’字加良心的‘良’字是‘粮’,一个‘人’字加良心的‘良’是‘食’字,以后啊,走上社会,做什么事情都要像做粮食一样,要有良心。”

    父亲的早逝,让蒋珍凤意识到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长久地陪伴家人。而大米,作为日常主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活的品质和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我立志要做最健康的大米!”蒋珍凤说。

    2009年,蒋珍凤注册成立了公司,开始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大米产业链建设。然而,创业的道路异常艰辛。公司成立之初,没钱雇人,办公室简陋到连一张办公桌也没有。

    2011年,为了从源头抓品质,蒋珍凤在江华县最偏远的瑶山租了1000多亩农田,自建绿色农业基地,拒绝使用农药化肥,种最高标准的有机稻。

    可是,刚插完秧后,就碰到十年难遇的洪灾,洪水冲走了大部分秧苗。好不容易到了收割的季节,又因为稻田离大路太远,一包湿稻谷背到路边来回需要半个小时,一个人一天背10多包稻谷出来就累得不想动了。

    蒋珍凤说,好在这些年得到了国家的各项政策扶持,才让公司一点点地好起来,而农村早已不是以前的样貌了,水泥路越修越宽,基础建设也越来越完善。

    在农业方面,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农田引水渠、机耕道、排洪沟和灌溉水渠进行了整修,不仅保障了水田的灌溉,而且提高了农机化水平,“过去,稻谷要靠人工从田里背出来,而现在,机耕道建好了,稻谷直接用拖拉机运,不需要再用肩扛了。”

    作为农民的女儿,蒋珍凤在创业的路上,始终不忘初心,不忘父老乡亲。她说:“办企业,就要有社会责任。”

    精准扶贫,蒋珍凤率公司第一个参与,公司与贫困户形成了紧密的利益联接,在致富路上共进退。在她的带领下,瑶珍公司在江华、江永、宁远、道县等地积极主动开展产业精准扶贫,盘活近10万亩瑶山里的水田,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参与合作的贫困户统一供种、供药、供肥、供技术,持续带动了8万多名瑶族山区的瑶族同胞共同发展,7000多名瑶山及周边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增产增收和稳定脱贫。2016年至2020年通过委托帮扶给予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分红675万元。

    如今,乡亲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乡村也变了模样……10多年过去了,蒋珍凤见证着美丽乡村蝶变的同时,瑶珍也在不断成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创立至今,在蒋珍凤的带领下,瑶珍从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作坊式工厂发展成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获得多项殊荣。

    今年刚刚发布的《湖南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力建设乡村振兴的现代化新湖南。蒋珍凤说,她愿意继续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坚守良心、初心、恒心,默默耕耘,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提供产业支撑,为实现湖南“三高四新”战略贡献应有的力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