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四川篇 PDF版下载

版面: 四川篇

治蜀兴川迈上“新台阶”妇儿事业开启“加速器”


    ▶ 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参加省妇联主办的党史学习群众性教育活动。

    ▶成都市妇联主办的儿童友好义集活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四川省眉山市广济乡村民刘树芬,2000年遭遇变故,手臂截肢。只有一只手的她在家种田、带孩子,生活一度困顿。党的十八大后,她的生活年年“开挂”,随着四川省越来越细的各项政策落地,她不仅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还被一家食品公司聘用,从打扫卫生的清洁人员,一路奋斗到管理97人的班长,收入越来越高。在各方帮助下,孩子也顺利完成学业,如今已参加了工作。

    而在四川省成都市玉东社区,全职妈妈唐黎也没想到,“生活能如此精彩”。因为孩子而辞职在家的唐黎,原本以为生活“一眼望到尽头”,而从当社区志愿者开始,如今,唐黎已经成了专业社工,在万花筒般的社区工作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她的儿子也成了社区儿童自组织的理事长,参与社区服务、治理,孩子觉得“童年生活快乐极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在治蜀兴川的全面小康之路上,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断优化民生政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前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治蜀兴川的全面小康之路上,妇女儿童在各个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数据显示,妇女减贫工作稳步推进,贫困程度明显降低;妇女的生存发展条件不断改善,两性平等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不断加强。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成长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儿童保护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洁美家庭”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

    同样没想到生活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凉山村民洛哥尔子。

    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龙门乡塔哈村的洛哥尔子,是单身母亲,她不仅需要一个人抚养4个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一名老人。一家六口挤在一间黑漆漆的土屋里,衣服、劳作工具以及人吃的、猪吃的,各种生活用品,都混杂地摆满了床和地以及院子里,猪圈在院子里,粪便一直流到门口。

    然而自“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计划(下称巾帼行动)在凉山开展后,仅一年时间,洛哥尔子家就彻底改变了面貌。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巾帼行动聚焦在凉山州包括7个未摘帽县在内的11个深度贫困县大力开展。这个由四川省妇联实施,被四川省委作为激发彝区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两年时间将巾帼行动切实落地在了每一个县、乡、村,带动了60余万名妇女,参与移风易俗、禁毒防艾、控辍保学……带动了11个深度贫困县95%以上的家庭参与“洁美家庭”创建活动,选拔出了40.2万名妇女创建积极分子,85%以上的家庭获评过“洁美家庭”。

    巾帼行动在11个深度贫困县3000余个村庄里,组建发展了上万支“巾帼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巾帼家教志愿服务队”“妇女卫生健康宣传

    队”“妇女互助队”“达体舞队”等群众性队伍。

    她们高频次地走进每一户贫困妇女家庭进行帮扶,带领妇女创建“洁美家庭”,手把手地帮教,还将“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环境卫生清洁美、物品摆放有序美、厨厕干净清爽美”等“洁美家庭”创建内容制作成图画、翻译成彝语发放到户,张贴上墙。她们将彝绣培训、科学家教等促进妇女发展的内容也宣传到家,让贫困妇女改变居住环境、精神风貌,实现家门口增收,接纳先进的教育理念。

    洛哥尔子在党政各项政策及巾帼行动的帮扶下,不仅脱贫了,搬了新居后被评为“洁美家庭”,她还重振了生活的勇气,常常在家做彝绣,每年增收上万元,4个孩子均入学,她鼓励孩子们考大学,为祖国做贡献。

    不只洛哥尔子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58万家庭,呈现出庭园整洁、室内有序和家庭成员脸手干净、精神面貌明显提升的新变化,发自内心感恩社会主义制度、感恩党、感恩总书记。”凉山州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凉山州所属的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等7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省内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被称为“中国最贫困角落”之一的四川大凉山整体摆脱贫困。

    此外,据监测统计,近年来,四川省加大扶贫减贫工作的财政投入,贫困妇女各项补助政策有效实施,也促使妇女贫困率明显下降。在扶贫财政投入的大力支持下,女性贫困群体数量不断减少。2019年,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对象中女性人数为3.98万人,较2011年减少3.99万人。

    纳入总规划 促妇儿发展长足进步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2016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让刚留英回国的“80后”郑胜兰心潮澎湃。彼时,她刚在家乡四川成都创业一年,创办的“创女时代”女性创业众创空间,正遭遇瓶颈期。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这句话,让郑胜兰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开启了她带领“创女时代”践行“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之路,也开启了她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征程。

    在四川省多个党政部门及各级妇联等组织的培育、支持下,“创女时代”延伸服务手臂,从楼宇走进社区,通过探索在社区打造并运营平台载体,将创女们提供的服务直接带到居民“家门口”的核心模式,并以“公

    益+商业”的路径,让女性发展和社区服务可持续发展。

    目前,“创女时代”已与成都、德阳、南充等市的30多个社区展开项目合作,带领400多个社会企业、社会组织和创业团队为数十万社区居民提供了服务。而郑胜兰创业初期带领的5人团队,如今也已发展到50余人。郑胜兰个人收获了“成都市巾帼创业明星”“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2019年度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今年,郑胜兰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与所处的地区社会环境更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和内容。

    在四川,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和妇女发展工作,加强党委领导,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切实做到“五纳入”“三同步”“四到位”。“五纳入”,即: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部门规划,纳入考核范围和民生实事,纳入财政预算;“三同步”,即:妇女发展纲要的主要

    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部门工作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四到位”,即:领导到位、保障到位、投入到位、督查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妇女事业和妇女发展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妇女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妇女平等接受教育,受教育程度逐年提高。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性别比例均衡;妇女平等享有劳动权利,劳动权益得到保障;女性参政层次和水平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社会救助稳步推进;妇女的生存发展条件不断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得到改善;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不断加强。妇女法律援助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取得显著成效。

    而在今年四川两会上,批准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把全省妇女儿童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不仅对“十四五”时期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水平专章专节进行阐述,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还对家庭建设也有专门表述和要求,在顶层设计层面为推动新时期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法规机制 保障妇儿权益

    居住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某社区的小胡(化名),是不幸的,又是万幸的。

    5岁的小胡父亲身亡,跟着母亲生活,然而母亲常常不在,将她独自丢在一处简陋的房屋内。社区志愿者发现她后,通过公益组织报告给了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锦江区人民检察院立即联系街道协助开展工作,并会同区未保中心、派出所、民政局、社区及公益组织等部门共同给予支持。根据社工社会调查,发现小胡母亲存在长期吸食毒品,多次带小胡共同盗窃,对小胡进行殴打等监护侵害行为,已具备剥夺监护权条件。最终,法院判决撤销胡某监护权,小胡进入成都市儿童福利院接受监护,顺利入学。

    能够发现小胡,并第一时间联动对其进行专业合法的救助保障,源自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从2016年起,用4年时间构建出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司法

    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化支持体系。该支持体系走在了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前沿。

    不只是成都市锦江区,资料显示,四川省一直高度重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通过不断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加强性别政策法律评估,严厉打击侵害妇女犯罪行为,推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立法进程,建立健全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的法规和工作机制,维护妇女在司法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并提供相应司法救助等措施,让妇女的合法权益保障不断加强;并进一步贯彻和完善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法律保护机制,提高儿童的法律意识,完善儿童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体系,有效预防和打击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而前不久,为进一步加强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

    调、督促和指导,切实解决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政策制度设计、重大问题协调、突发事件处置等体制机制性问题,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成立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这标志着全国首个由省长亲自挂帅的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正式成立,并对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成员单位、职能分工予以明确。

    据悉,四川已接续推进市、县两级未成年人保护高位协调机制建立,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关爱保护体系;还将加快推进《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工作,科学制定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全面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