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创·创业创新 PDF版下载

版面: 创·创业创新

要么进行数字化改革,要么被数字化淘汰,数字化变革是每个企业必然要面对的功课。多年致力于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研究的陈春花指出——

“数字化生存是价值的重构”


    陈春花在活动中表示,“数字化生存,其实是价值的重构。我们必须为这样的价值重构,寻求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李雪婷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国家“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重要内容,打造数字经济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之一。那么,数字化时代会给企业带来哪些挑战?数字化时代的组织创新及变革有哪些特别之处?在近期召开的北大国发院EMBA论坛上,专家学者以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的新书《价值共生》为核心议题,共同探讨了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全新使命及战略方向。

    以新的方式重构组织运行

    “今天的企业,要么进行数字化变革,要么被数字化淘汰,我们没有第三条道路。”曾是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掌舵者、现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的宋志平指出,数字化变革是每个企业必然要面对的功课。

    陈春花多年致力于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研究,对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持有深入见解。她研究的结论是:企业的组织管理正面临五大挑战。首先是强个体的出现,同时具有较强的胜任力的拓展能力。数字化带来的最大的帮助,是让个体拥有更强的能力,拥有非常多的工具,重组很多事情的成本和效率。而年轻人是天生的数字原住民,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容易实现的。

    另外,她发现强个体出现后,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之前是以组织为主导,但今天的强个体、新个体是以个体的期望来主导。所以,个体跟组织关系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变化,从“员工忠诚度”,发展到“员工满意度”,直到变成如今的“员工幸福感”。

    陈春花表示,今天组织和管理面对的问题,重点不再是传承经验,而是如何面向未来。无论从哪个角度,企业都需要用一种新的意识、新的世界观以及新的方式来重构组织运行。

    连接大于拥有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数字化的本质?《价值共生》将数字化的本质概括为三个重要特点:连接,连接大于拥有;共生,指数字世界跟物理世界的融合;当下,我们过去和现在都压缩在当下这个时空中。

    对于企业来说,而要想实现组织的有效性,员工的开放性和学习观都是必要的素质。

    陈春花指出,组织真正的生命力是来自于开放,只有在不断和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时候,力量才会在。同时,学习者掌握未来。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拥有广泛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不能在商只言商,必须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为美好生活创造。”

    陈春花建议企业,把组织看成一个整体向数字化转型,在组织外部保持平台化和生态化的体系。“数字化生存,其实是价值的重构。我们必须为这样的价值重构,寻求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陈春花将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称作价值共生。

    宋志平认为,面对数字化的变革,企业要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推动企业的决策者,在繁花似锦的鼎盛时期下定战略决心,去迎接和准备下一场战争,思考在新赛季下的战略定位。

    竞争与共生

    宋志平在之前负责企业运营时,就曾提出“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在行业利益之中”的观点。他最近去考察一家汽车企业,发现这家企业的机器人焊接生产线上,不光生产他们自己的汽车,还在为一些新势力工厂生产。他问企业的经营者,这样不就等于支持了你的竞争者吗?厂方的回复是:其实这些制造业都是同质化的,你不做别人也会做,我帮他们做一些还可以降低我的成本。所以新势力的很多车企,其实不用生产线,他们只需要单独做设计,而生产的过程可以由这些制造业去做。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从竞争到竞合的例子。

    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宫玉振提醒企业:“战争史上最大的悲剧是,你打的是上一场战争。而数字技术的演进使得我们的仗跟过去完全不同了,这就是摆在我们今天所有人面前最残酷的现实。”

    他认为,《价值共生》这本书启发了企业从共生的角度来重新理解竞争这个古老的话题。未来共生是第一位的,竞争是第二位的,竞争不影响共生,竞争是在共生基础上的竞争。

    在宫玉振看来,数字技术带来的首要变化是拥有的资源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通过连接来获取资源会更加便捷,成本更低,价值感受更高。“通过连接和共生,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就不再限于企业本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理解当下的价值和意义,寻求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和能力的聚合。连接就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的关键要素。”

    另外一个变化是,企业的关键价值已经不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而是能不能为顾客创造需求。宫玉振表示,数字化的时代很多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在全新的未知领域里,企业事实上也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所以战略关键并不是获得比较优势,而是获得生长空间,核心就是要找到共生伙伴,创造顾客需求,创造顾客价值。

    由此得知,我们正在进入从价值独创向价值共创转变的时代,战略的底层逻辑也正从竞争转向共生。

    宫玉振说,企业应首先意识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已经不再单纯是打败对手,相反是创造一个更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良好生态。“真正的战略不再是只盯着一时的你死我活,而是着眼于不断演进的大局,共生才是这个时代的战略本质。”另外,战略决定组织。在新的组织形态之中,作为组织的企业必须打开自身边界、改变自身机制。而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边界正在消失,只有把顾客纳入价值创建的过程中,与顾客融在一起,把顾客看成是价值共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才能迅速成长。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