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弘扬兵团精神 书写无悔青春


    □ 新疆财经大学学生 赵雨欣

    “界河、祖国、骄傲。”来到距离乌鲁木齐1000公里之遥的一八五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抗洪守土的往事让我对一八五团有了深刻的认识。

    军武哨所周围自然环境恶劣,是世界四大蚊区之一,每到六七月份,蚊虫肆虐,尤其一种咬人吸血的小飞虫,最多时每立方米可达1700多只,连牲畜都能咬死。

    巡边的时候,马军武叔叔只能穿着用柴油或84消毒液这样刺鼻的液体浸泡过的防护服。无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守边人就像马军武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生产。马军武叔叔说,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但人精神上是富足的,边境线是磨炼意志、提高本领的地方。

    “对这里有了感情,就不会觉得苦。”74岁的张永亮爷爷一家五代人都在兵团生活工作,说起一八五团他们眼里充满眷恋、热爱。“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在这里踏实。”我想,他们对兵团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已经深入骨髓。

    一座座军垦新城拔地而起,一代代兵团人,用青春和热血在沉睡千年的亘古荒原上,创造了“塞外江南”的人间奇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继续弘扬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书写无悔的青春华章。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