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科特派”刘爱巧的禽业攻坚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铸造蛋鸡行业“中国芯”


    刘爱巧(右)在工作中

    / 人物小传 /

    刘爱巧,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科技特派员、华都峪口禽业研究院执行院长。作为“智慧蛋鸡巾帼服务联盟”发起人,刘爱巧扎根农牧业三十载,坚守科技创新驱动力,是匠心铸造蛋鸡行业“中国芯”的女性代表。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亚聪

    不久前,“智慧蛋鸡巾帼服务联盟”在北京市成立。

    “成立这个联盟,就是为了凝聚中国蛋鸡行业创新创业巾帼力量,激发科技下乡和农民创业的内生动力,共同培育壮大流动蛋鸡超市这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科技特派员、华都峪口禽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爱巧说。

    线上,她们依托智慧蛋鸡服务平台,精确定位农民养殖的难点,提供养殖资讯、生产技术、疾病诊断、在线培训、农资农产交易和金融贷款服务,帮助养殖场(户)快乐养鸡、轻松买卖,实现养殖增产增收。线下,她们将流动蛋鸡超市建设开在农民家门口,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带领团队打通产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解决养殖农资下乡难、农产进城难的痛点。

    作为联盟发起人,刘爱巧深知妇女在家禽行业的发展壮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她自己就是扎根农牧业三十载,坚守科技创新驱动力,匠心铸造蛋鸡行业“中国芯”的女性代表。

    中国的蛋鸡产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

    作为世界第一位蛋鸡生产大国的中国,在过去的30年里,种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国进口,国家不仅要花大量外汇,还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当时,身为公司科研部门负责人的刘爱巧,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要让蛋鸡培育技术早日握在咱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刘爱巧带领科研团队开始了品种研发。2008年,峪口禽业公司与合作了18年的美国公司分道扬镳。经历“分手事件”,华都峪口一度陷入困境,不被业界看好。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十多年艰辛,创新性建立以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遗传评估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核心技术及配套支撑技术体系,全力打造蛋鸡行业“中国芯”。先后成功培育出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蛋鸡品种,让家禽行业的“中国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累计推广50亿只,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助推国产蛋鸡品种市场占有率由不足20%提高到70.5%,打破了国外品种在国内的长期垄断局面。

    同时,在刘爱巧的主导下,小型优质肉鸡品种WOD168成功培育,成为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羽肉鸡品种,开创了我国白羽肉鸡育种的先河。自主育种技术的创新成果,牢牢支撑起国产品牌的脊梁,开启我国家禽自主育种新局面,从源头保障“蛋篮子、肉案子”供应,让中国老百姓都吃上放心鸡蛋和鸡肉。

    作为科技带头人,刘爱巧推动成立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的研发机构——峪口禽业研究院,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全新的、高效的、开放的”科技创新机制,年推动100多个项目的研究和转化,实现“研究一批、应用一批、推广一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年科技贡献率60%以上。

    首创《适合中国饲养环境的“4321”疾病防控理论》;最先建立一个世代四次检测的禽白血病净化程序,在国内率先取得禽白血病阳性率为0的重大突破;形成适合于我国养殖现状的“五减两不免”的免疫程序……在创新的路上,刘爱巧从未止步。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和应用,京系列蛋鸡品种的生产指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大大提升了蛋种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刘爱巧瞄准互联网给传统行业带来的机遇,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蛋(种)鸡数字养殖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首创智慧蛋鸡物联互通模式,不仅实现从种鸡生产、种蛋孵化到雏鸡运输等过程的智能控制、数据集成及共享,达到企业装备自动化、饲喂数字化、环控精准化、管控智能化。

    如今,智慧蛋鸡巾帼服务联盟的成立,再次激发起蛋鸡行业的巾帼力量,“目前,智慧蛋鸡巾帼服务联盟已如星星之火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蔓延,从吉林到辽宁,从河北到河南,从山东到江苏,从安徽到云南,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助力产业兴旺乡村发展。”刘爱巧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