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保障妇女权益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承诺,也是语重心长的嘱托,更是各级妇联组织责无旁贷的使命与任务。
新时代、新机遇、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妇女儿童事业摆在突出位置,将妇女儿童发展目标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取得新进步,在全省“十四五”规划中,对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保障儿童优先发展专章专节进行阐述,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对家庭建设作出专门表述和要求,为推动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各级妇联组织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坚决做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意识更加牢固。
筑牢屏障——为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色彩艳丽、布置舒心、环境温馨、心情放松,这是扶风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救助中心给群众的第一印象。“服务在身边,维权零距离”,扶风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救助中心共有230平方米,设置身体检查室、听证室、询问室、心理疏导及宣泄室、讯问室、司法救助办公室、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办公室以及指挥中心八个功能区,集证据提取、案件询问、心理疏导、医学检查、司法救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关爱和隐私保护等“一站式”服务。办案中心配备有同步录音录像设备、趣味心理测试等设施,同时陈列了许多儿童玩具和书籍,整体舒适温馨,有效缓解未成年被害人在案件询问时产生的焦虑恐惧等情绪,有效避免了因办案给未成年人造成的二次伤害,充分维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各级妇联组织依法依规为妇女全面发展营造环境、扫清障碍、创造条件,推动出台《陕西省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建立各类维权服务机构2496个;2020年,全省下发人身安全保护令、告诫书2000余份。通过实施纲要规划,全省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1.92‰降至2019年的2.93‰,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妇女常见病三年检查覆盖率达100%。
大力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时刻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大旗扛在肩上,“娘家人”筑起的一道道屏障,让广大妇女儿童正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拥抱新的时代。
砥砺前行——“娘家人”随时在身边
一场春雨,云蒸霞蔚。三秦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你这里的产品有多少种,都来自哪里?目前销售情况咋样?”
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王喜玲的扶贫馆里土特产品琳琅满目。见到“娘家人”专程来看望自己,她激动地告诉陕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晓燕:“我能有今天,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妇联组织的支持帮助。现在这个店开了有一个多月,销售额近40万元。”
喜玲消费扶贫生活馆是以销售农副产品为主,采用“线上电商+线下生活馆”的双流量经营模式,构建“线下场景化+体验化+产业生态链+高效供应链”的新零售体系。消费扶贫生活馆涵盖农产品66种,其中74个产品被认定为全国扶贫产品,列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录》。专馆设立贫困户特色产品直销专橱,直接带动贫困户6320户25280人。
“我看你这里不仅有宝鸡的特产,还有全省各地的产品,是真正的‘买乡村卖城市’,这种理念很好,既解决了群众销售难的问题,也满足了城里人的需求。有啥困难就找咱妇联。”
“我会继续努力,帮助更多姐妹过上好日子!”王喜玲一脸自信让“娘家人”放心。
自脱贫攻坚战以来,陕西妇联围绕“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三秦巾帼脱贫行动”“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7.63亿元,培训60万人次,助推105.2万妇女脱贫;团结带领妇女群众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独特作用,评树“三秦最美家庭”4万余户,创建各类特色家庭130余万户;实施“妇女儿童民生”“春蕾计划”“两癌救助”“红凤工程”等项目,累计争取7亿多元,一次次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每年投入100万元实施“秦女子”公益创投项目,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创新拓展妇联组织民间交流,开展“指尖上的丝绸之路”系列活动,承办二十国集团妇女会议、“丝路妇女论坛”,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展示陕西形象。
全省各级妇联组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嘱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妇联改革稳步推进、巾帼脱贫成效彰显、妇女权益有效维护、妇女工作追赶超越……
最美“半边天”——此时花儿别样红
50多年前,“北京姑娘”路生梅背起行囊,从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栖居于贫穷的榆林佳县。从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到古稀老人,52年间,路生梅将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这块土地,直到白发苍苍;52年间,从门诊到手术台,从县医院到乡村,她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一方百姓,满怀火热的心扶弱助残,成为无数妇女儿童心中的天使,更是在这一方黄土高原间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一份“入党申请书”。
和她一样,呼秀珍、陈若星、薛莹、陈岚等一大批杰出三秦巾帼正在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富民强省建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群芳争艳、英姿勃发、尽展风流。城乡妇女参与发展、尽展风采;知识女性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女企业家搏击商海、不让须眉……在乡村社区、工矿企业、学校机关,三秦大地处处繁花绽放。
截至目前,在陕全国人大女代表占比27.94%,在陕全国政协女委员占比27.78%,省人大女代表占比26.93%,省政协女委员占比25.69%。县级党政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到100%,全省村“两委”成员中的女性占比19.56%,全社会女性就业人员占比45.32%……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妇联抢抓机遇,不断创新拓展妇联组织民间交流,以“指尖上的丝绸之路”系列活动为抓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立陕西友联妇女儿童交流服务中心、联建丝绸之路妇女之家,推动妇女儿童民间交流多角度、宽领域、多层次发展, “指尖丝路”成为陕西妇女闪亮名片。累计争取国际项目资金7.37亿元,实施教育、环保、卫生、减灾、脱贫等项目,助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参加澳门妇联总会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签署交流合作意向书,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促进与港澳台姐妹情感联系。立足区域优势,加强和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妇联联系,多地妇联组织来陕交流,不断扩大“朋友圈”。
据统计,2020年陕西妇联举办面向贫困妇女的各类培训564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4.68万人,组织动员2.7万人参加政府举办的培训;开展“创业创新”和“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投入妇女儿童民生项目资金1亿多元;开展家政服务、手工编织、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适合贫困妇女的培训项目近4000期,培训20万人次;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47.63亿元。扶持妇女特色产业示范基地85个,建立省级妇女手工生产标准化基地5个,带动近万名贫困妇女创业增收;建立巾帼扶贫产品销售点133个,培树巾帼电商399个,帮助销售农产品6211万元;全省妇女手工经济实体由2433个增加到2846个,带动33万妇女从业;巾帼家政服务机构由247个增加至419个,年服务约8.9万户,人均年收入增加到5014元;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1.92‰降至2019年的2.93‰,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妇女常见病三年检查覆盖率达100%……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陕西各级党委、政府时刻把妇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团结引领全省妇女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积极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在奋斗与拼搏中书写自身发展与进步的巾帼华章。
黄河女儿行 ——寻访党史路上的巾帼初心
为更好激发陕西黄河沿线妇女群众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弘扬文明等方面做出新贡献,4月26日~29日,陕西省妇女联合会主办了“黄河女儿行——寻访党史路上的巾帼初心”主题活动,分别走进黄河沿线的渭南、韩城、延安3地市开展寻访活动,聚焦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走沿黄公路、受红色教育、访巾帼故事、赞发展变化、寻初心使命。
寻初心:生态母亲河边的“特殊党课”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沿黄河畔上,延安市宜川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冯建琴为“黄河女儿行——寻访党史路上的巾帼初心”采风团讲述红色歌曲《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故事,伴随着这首诞生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的激越音符,采风团成员挥动国旗,通过嘹亮的歌声颂扬母亲河,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在此次采风活动中,团队还先后前往渭华起义旧址、韩城市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开展不同类型的党史学习教育,深切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共产主义事业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坚定信仰。
“今天和大家一起参加纪念活动,我感觉很振奋。作为一名党员和人大工作者,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我更坚定了认真学好党的历史、充分汲取精神营养、始终保持奋斗姿态的信念,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更积极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干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韩城市人大调研室副主任刘三丽深有感触地表示。
赞发展:巾帼力量撑起“半边天”
“我平时都是利用农闲的时候做竹编,大的一个七元,小的五元,每天编制的数量不定。还有就是现在家里的收入主要就来源于我们的竹编收入,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家门口挣到钱,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华州区高塘镇南堡村74岁的郭绒仙说,她们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竹笼、馍筛等竹艺编制,已经走上了致富的路子。
“美丽庭院提升了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带动了美丽经济,我们村成功招引了陕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这家公司以芝樱花繁育、观赏、游玩等多位一体建成‘芝樱花海’乡村旅游项目。” 据大荔县畅家村村委会主任马红丽介绍,自从“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该村以“美丽庭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带动畅家村及周边妇女就业、务工150余人。
“以前在城里打工顾不上家里,自从村上建立了‘芝樱花海’乡村旅游项目,可以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哩,实现带娃挣钱两不误,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畅家村村民宋欢说道。
访典型:发现三秦妇女榜样
“我想做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我要带动大家一起奋斗,把沙地变成绿洲。”在大荔县官池镇北王马村的新茂天地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农场主李亲丽将曾经满是荒草的农场,变成景色优美、产业丰富的国家3A级景区,目前种植高效经济作物5000多亩,养殖各种观赏鸡、珍珠鸡等30000多只。
近几年,许多村民也在李亲丽的带动下入股参与了农场的产业发展,农场带动村民收入人均增加8000余元,并带动贫困户270户630人脱贫,还带动周边妇女就业600多人,在妇女就业创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被评为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和新型农民培训基地。
同样在家乡创业,带领姐妹们致富的还有韩城市金天地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蔡家言,回乡创业的四年间,她创办的企业采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累计为近400名女性提供了长期的就业帮助,并积极为园区女职工提供各类技能培训16期,受训人数近1000人,目前园区已培养45名女性职业农民。“现在我们园区员工中70%左右是女性员工,她们干活细致,种植作物的出活率很高。”
近年来,在陕西省妇联的鼓励支持和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和李亲丽、蔡家言一样的巾帼致富带头人,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她们的智慧和力量,走上展现巾帼力量与担当的“榜样之路”,带领更多三秦女儿致富发展。
百年党史路,最美巾帼红。陕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晓燕表示,陕西各级妇联组织将更加高效地推动自身改革,不断提升妇联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团结凝聚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带领三秦妇女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磅礴巾帼力量,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