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刘主任,我今天接种了第二针疫苗,接种记录怎么看不到?”“我的户口在河南,在咱们社区居住,应该到哪儿接种疫苗?”……6月27日下午四点,当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见到刘计娥时,她已经连续工作了10个小时。办公桌前的塑料袋里,还有一块啃剩下的糯米糕——那是她当天的早餐。
刘计娥是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玉湖社区(原王湖西社区和王湖东社区合并而来)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还是社区的妇联主席。“有人把社区干部叫‘小巷总理’,这个‘总理’可不好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我们社区5000多户、1.3万多人,吃喝拉撒、生老病死,所有的事都离不开社区工作。”
从事社区工作13年的刘计娥早已是社区居民心中的“自家人”。“我的手机现在是24小时热线。”采访中,不断有社区居民打电话来询问相关事宜。刘计娥一边给记者做出“抱歉”的手势,一边熟练而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询电话。
在刘计娥的办公桌上,几本厚厚的《工作笔记》详细记录着社区居民集中反映的待办事项以及具体进展:
——辖区内的煤管局宿舍是一个老旧小区,该小区4号楼一直没有门禁。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更好地保障居民安全,刘计娥和街道包片领导、网格长等多次协调、走访,最终安装了门禁。
——玉湖北路西四巷下水管道无法正常排污,每逢雨季,雨水就会流入巷内,居民出行困难。市政部门虽然多次疏通,但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作为“外行”的刘计娥带领社区干部硬是用了半年时间,最终找到了堵点。经过疏通,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解决了。刘计娥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也落地了。
——针对“玉湖北路段居民停车无序”的问题,刘计娥联系晋中市公安局交警队领导现场实地考察。后来,交警部门为社区内的玉湖北路西一巷、西二巷规划了停车位,社区内停车秩序得到了极大改善。
……
“确实很累,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社区干部,这些都是分内之事。每当看到问题解决了,大家满意了,心里都会觉得这种付出是很值得。”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社区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刘计娥带领大伙冲在防疫第一线,结合派出所和民政部门提供的名单,挨家挨户上门核对情况,填写报表。对中高风险地区回来居家隔离的居民,刘计娥还安排了专人一对一“无接触服务”,保证大家的日常生活物资的供应。
2021年1月,晋中市榆次区发现两例输入型新冠确诊病例,全区全员进行核酸采样检测。为了确保社区的每一名居民都能按时检测,刘计娥与社区党委委员们第一时间商讨具体安排,连续加班几个晚上,协调各方资源。在社区人员短缺、检测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刘计娥正在读研的儿子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核酸采样工作中,刘计娥一直坚守在现场。三天下来,核酸检测顺利完成,刘计娥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用最温馨的笑容和耐心,让社区居民情绪得到缓解。
“省级平安社区”“山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晋中市文明社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础网格长”“巾帼建功标兵”“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最美社区工作者”……十多年下来,刘计娥和她所在的社区获得了各级各类的表彰和荣誉。但在刘计娥心中,能得到社区居民打心底里的肯定才是“最大的荣誉”。“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我们就是这样为居民办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干,而且干一件成一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跑出了社区‘加速度’。”
“我们只是千千万万个社区干部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但正是因为有社区干部,有我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干净的街道、和谐的家庭、凝聚的人心……”6月26日,面对全区200多名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刘计娥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