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乡村振兴

塔院村的变迁


    ■ 陈昌荣

    白墙灰瓦,绿树成荫,曲折蜿蜒的水泥路,幽静雅致的农家院,整齐划一的路灯,宽阔漂亮的休闲广场……走进湖北省竹山县楼台乡塔院村,一幅新农村画卷展现眼前。

    塔院村曾经是省定重点扶贫村,交通闭塞,土地贫瘠,80%的耕地都是“望天田”。近年来,村党支部和扶贫工作队通过推进产业规模化、住房城镇化、土地园林化,让塔院村完成了华丽转身。

    “人说塔院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一首当地近年流行的民歌,唱出了塔院村的秀美风光。

    “过去村民的收入就是靠砍树和种植农作物,靠天吃饭,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支书记王锦明回忆说,几年前村里露天厕所、垃圾池随处可见。

    如今,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塔院村的村民们从山上迁到了山下移民小区,住进了漂亮舒适的楼房。小区通了路,通了水,通了电,家家户户煮饭还用上了沼气,人人脸上绽放了开心的笑容。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为此,驻村工作队与塔院村村“两委”认真谋划,引导并扶持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茶叶,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建起了300亩无性系茶园和3.5万棒的食用菌大棚,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我原先只会帮别人打工,现在也有了自己的产业,一边种茶,一边养猪,就等到年底的时候数钱了。”年过半百的吴永兵高兴地说。

    吴永兵有3个孩子,以前一家五口就靠着几亩地生活,日子过得十分紧巴。在产业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如今,吴永兵家不仅种植了7亩茶园,养了近百头商品猪,还盖起了一栋别墅式的农家小院。

    今年45岁的农民黄朝兵一家五口,长期住在四间破旧的危房里,家里没有副业,他自己常年患病,欠了一屁股债,曾经几乎失去了生活信心。驻村干部、楼台乡乡长杨月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到黄家走访,开导、鼓励他树立致富的信心,还帮助他家承包了8亩茶园,发展养猪业,协调解决春耕种子、化肥和贷款。现在,黄朝兵发展种养业,收入大增,不仅还清了欠债,还住进了新楼房,看上了大彩电,自己的病也治好了。

    搬进了新房、开轿车、住养老中心……塔院村村民们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美梦”正一个个变为现实。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