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 和蓉艳
“我想知道起诉离婚要准备些什么?”“我长期遭受家暴,现在又被丈夫打伤了,该怎么办?”“我有一个朋友,最近在谈恋爱,男方将女方的一些隐私图片发到朋友圈,她该怎么维护自身权益?”……
这些是既现实又紧迫的“女性求助”,耐心地倾听和认真处理这些求助,是云南省丽江市妇联维权科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丽江市妇联准确把握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维权工作力度,拓展维权工作渠道,打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堵点”“痛点”“难点”,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妇女儿童。
建机制,发挥部门“聚合力”
华坪县张某因遭受丈夫李某的家庭暴力,起诉至法院要求同李某离婚,同时向华坪县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经回访,人身安全保护令收到了效果,有效保护了张某的人身安全。
为维护妇女免受家庭暴力,各部门凝聚合力完善保障。据统计,2016年以来,市、县两级人民法院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21份。
如今,建立机制、明确职责、部门联动,共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在丽江市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常态化举措。丽江市制定了《丽江市家庭暴力告诫制度实施办法》《丽江市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实施办法》等,从制度层面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并且出台《丽江市引领婚育新风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重点人群和家庭关爱服务、妇女儿童侵权案件发现报告、多部门联防联动、上下联动的妇女儿童舆情应对、妇女儿童侵权案件推进工作督查等五项机制,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人身权益。《关于进一步加强丽江市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意见》的印发,明确了政法、法院、公安、民政、司法等相关部门职责,同时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中,充分发挥各级妇联宣传教育、排查化解等方面作用……
广普法,下好维权“先手棋”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72场、普法讲座91场次、面对面现场咨询44场次、法治文化活动84场次、家庭教育讲座82场次,发放宣传册5万余份,累计参与10万人次……
这是丽江市妇联针对妇女儿童权益,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的“成绩单”。据悉,为了下好维权“先手棋”,丽江市妇联建立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市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各县(区)妇联组织均开通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以家庭教育服务中心为阵地,大力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心理辅导。
同时,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题,围绕结婚、离婚、共同债务、共同财产、反家庭暴力、遗嘱、继承、早婚早育危害、心理健康等方面,邀请专家学者以日常案例导入为手段,为基层妇联干部、妇女群众、学生及家长进行讲解,树牢依法婚育意识。专门制作《婚姻中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反对家庭暴力 构建和谐社会》等公益普法资料,对妇女儿童最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重解难,护好妇儿“一片天”
2020年7月9日,一名外地女游客走进丽江市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向中心工作人员哭诉她在某景区被同行的男性同伴性侵。在事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报了警,但身心受到严重创伤,也没有回家的路费。在了解情况后,丽江市妇联、玉龙县妇联针对她的实际困难,为其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并给予她1000元的困难救助。
在助困解难中,丽江市妇联既重临时帮扶,更重常态化帮扶,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实实在在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谋求福祉。
今年3月,丽江市妇联联合云南省妇联在永胜县举办育婴员专项能力培训班,73名学员顺利完成培训,并拿到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此外,举办各类脱贫技能培训13期,培训贫困妇女745名;通过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1051人,带动2366人就业;发放2019-2021年度“妇女发展循环金”150万元,发放农村贫困妇女“两癌”救助资金35万元;争取各类助学项目604.66万元,资助学生1756名……
在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中,丽江市妇联成立丽江市妇女儿童法律服务中心,在村社建立儿童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讲师团,全市共创建“妇女之家”505个、“儿童之家”139个,在“妇女之家”建立妇女议事会430个。同时,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台账和问题清单,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报告”工作机制,做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底子清、情况明、信息灵、管得好、控得住。2020年以来,排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92起,已化解79起、化解率达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