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阅读 PDF版下载

版面: 新阅读

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的集体记忆

——评《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如何写出一本“专业人员不觉其浅,普通大众不感其深”的党史通俗读物,不是一件易事。《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一书以“文献”为引,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串起中共百年党史,用100个(组)重大历史事件和380幅历史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作者李颖利用原始档案文献和挖掘大事件中生动的小细节,揭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

    ■ 马晓霖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所说的:“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今年是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如何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展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何写出一本“专业人员不觉其浅,普通大众不感其深”的党史通俗读物,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李颖,自1997年来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工作至今已二十余载。在不断深化党史研究的同时,李颖试图将党史研究成果通俗化、普及化,于是就有了现在大家眼前这本权威通俗党史读物《文献中的百年党史》(学林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这本书以“文献”为引,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串起中共百年党史,用100个(组)重大历史事件和380幅历史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作者匠心独运,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100个历史事件的讲述有机串联在一起,精准选定每个年份重大党史事件的同时,注意利用原始档案文献和挖掘大事件中生动的小细节来呈现、揭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叙述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是一部政治站位高、史料翔实、角度新颖、鲜活生动的党的百年奋斗史。

    对历史事件细节的把握和对事件场景式的呈现

    与以往的党史读物相比较而言,本书在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回顾的过程中,更注重对事件细节的把握和对事件场景式的呈现。例如关于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11条缺失的问题,作者就分别从学术界关于缺失的原因分析、缺失内容的推断和目前的基本判断进行说明,并罗列出多种可能性供读者自行思考;再比如为了确认六大召开的会址,作者不仅翻阅多方文献史料,而且先后两次亲自前往莫斯科的“五一村”进行验证,并在书中详细记录了自己推理的过程,最终确定六大的会址就是在“五一村”。这种对历史事件细节的把握所蕴含的是一种“不唯上不唯书”的为学态度和启发读者进行独立而深入思考的良苦用心。

    讲述党史,最怕的是陷入枯燥乏味的窠臼,而作者巧妙地通过历史人物的语录、诗歌和对历史场景的生动描述,场景式还原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情感,令人如临其境。比如在“千万青年向延安”里,就有一段这样的描写:“许多人一到延安,立刻被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天地所吸引、所震撼,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我看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现在延安街头,和战士、老乡唠家常,谈笑风生,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读完这一段,读者眼前赫然出现一幅1938年的延安画面,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在描述1973年中共十大召开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时,作者写道:“我估计总理发现主席的腿在颤抖,他让主席坐下,主席也就毫无顾忌地一下重重地坐到椅子上,一动也不动。而台下的代表仍一个劲地向毛主席欢呼。尽管总理打手势要大家赶快退场,代表们还是不肯离去。”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坚强如铁而又年迈虚弱的伟人形象。读来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以小故事揭示大道理,是《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的特色之一。

    诠释“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道历史大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写党史就绕不开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精选和定性、对历史人物功过的评判、对具有争议性敏感性事件的评价,对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等。这就要求写作本身不仅要力求准确、资料翔实、有据可循,更重要的是作者自身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评判标准。党史大家胡乔木说过,写党史要注意四面八方,要写人民群众,要表现党是在人民中间奋斗的,党的斗争是反映群众要求的,是依靠群众取得胜利的。要让人们看了党史以后,真正感到党是把人民放在中心位置的。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颖查阅大量的史实所涉相关人物的年谱、传记、选集、文集等资料,下笔严谨有据。引文注释和图片出处,也都采用权威版本和权威来源。在描绘历史事实的同时,也在以开放式的笔触尽量写出历史的所以然。李颖正是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建党初期50多名成员的小党,经过百年历史的风雨洗礼,到如今成长为今天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绝非偶然。这本书虽然没有正面去深入阐述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但却在一百个党史事件发展脉络之下清晰地揭示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完美地诠释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道历史大考题。

    从阅读体验来看,本书运用裸脊锁线胶装,使得书籍的每一页都能完全舒适平坦打开,让党史阅读变得不再“费劲”,全书每一页都是单独设计,图片和文字的排版错落有致,阅读起来有一种观赏“主题展”的美观感受。此外,本书还邀请专业播音人员录成音频,支持扫码听书。让党史读物时尚起来,与潮流共振,也更符合现代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文献中的百年党史》虽然内容通俗,但其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趣味性都较强,是一本“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党史学习图书。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