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阅读 PDF版下载

版面: 新阅读

科学诠释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评《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探析》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不懈追求和梦想,推进现代化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历经波折、备尝艰辛,但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将解决这个“世纪难题”的重任扛在肩上。《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探析》从学理层面上批驳了关于中国现代化是“西方化”“市场化”和“去传统化”的三种错误论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的进一步阐释。

    ■ 王善英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不懈追求和梦想,推进现代化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历经波折、备尝艰辛,但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将解决这个“世纪难题”的重任扛在肩上。大致地说,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根基和社会氛围,改革开放确立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现代化建设任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们党和国家艰辛探索,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和广泛共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业已彰显出了影响全球发展趋向的世界历史意义。

    批驳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三种错误论调

    山东社科院颜景高撰写的学术专著《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探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从学理层面上批驳了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三种错误论调。一是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因而“中国方案”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依据这种观点,现代化并不是任何社会形态都可以完成的,从现代化的起源上说,它是由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土壤孕育并推动的;从现代化的构成上说,私有产权、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西方价值观缺一不可;从现代化的历程上说,“先发”的现代化国家都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后发”的现代化国家也都是西方化或者资本主义化的后果。这种错误观点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现代化必然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终后果就是日益西方化,从而教条主义地认定“中国方案”应该遵循“欧美模式”进行深化改革。

    第二种错误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市场化”,因而“中国方案”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经济制度改革。这种观点主张,现代化追求的就是经济效率,不关涉社会公平正义,因而优先发展效率更高的大城市和大工业成为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依据这种观点,“中国方案”应该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因而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也成为中国的理性选择,它符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唯“GDP”倾向,也迎合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曾经实施的“农村支撑城市”“农业支援工业”的发展思路,但这种观点不经意地隐藏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血和泪”,也忽视了中国国内贫富日益拉大的事实,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生态灾难,这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新期待。

    第三种错误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去传统化”,因而“中国方案”就应该坚定地拥抱“普世价值”。这种论调牵强附会地引用马克斯·韦伯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祛魅”,即用现代的科学理性替代传统的宗教迷信,因而现代化就是彻底挣脱传统的文化羁绊,从而创造现代的文明范式。根据这种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顽固阻力,也侵蚀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和弘扬传播,因而抛弃“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秩序”构建的必然前提。质言之,这种观点无视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文化传统,也忽视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依赖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从而陷入了激进民族虚无主义的窠臼。

    进一步阐释社会主义重要思想

    作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并不是孤立的观念,而是相互关联的理论体系,即经济层面上的“市场化”、政治层面上的“西方化”以及文化层面上的“普世化”,这既源自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扩张的意识形态渗透,又与中国四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息息相关。大致地说,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与思想解放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现代性问题,但以上三种观点片面地将中国的发展问题归结为市场化程度不够、政治制度变革缓慢或者没有接受普世价值。

    从现代化的经验层面讲,“拉美模式”的危机及其教训已经宣告了遵循“欧美模式”进行改革的破产,从现代化的理论层面上讲,“世界依附论”也早已瓦解了资本主义道路的“普世性”。概括地讲,以上三种观点没有把握西方现代化理论自身的“内在界限”,因而这些观点虽然“诊断”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开出正确的“药方”,从而误读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实际上,肇始于西方的欧美模式只是现代化的“一种方案”,并且是一种“相对糟糕”的方案,因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没能提供“和平发展”的范式,没法解决“效率与公平”的悖论,也不愿承担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当前,国际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逆全球化”思潮和行为时而突显。正是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的“中国方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推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致力于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在此意义上说,该著作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重要思想的进一步阐释。

    (作者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