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到“伟大建党精神”,如何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内涵以及贯彻落实的要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王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在王毅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华诞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同时明确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重大意义。在我们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王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涵,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系统理解和把握: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政党,就在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马克思主义清楚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规律,为我们达到更美好的社会形态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原则和方法,为我们进行社会建设、改造世界提供了一套非常好的方法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地坚持、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大历史角度来看,当初为什么建立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上下求索改变落后局面,救亡图存,使中国人民大翻身、大解放的迫切需求密切相关,也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建立中国共产党之初,共产党人就怀揣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经历挫折和苦难,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革命年代,不怕牺牲,勇于斗争,最典型的就是不怕死。在生死抉择,在是否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是否为党的利益付出一切的时刻,很多党员都牺牲了。近日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陈延年、陈乔年在网民中引起极大的反响,他们一个26岁,一个29岁,那么年轻,为了初心和使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建设年代,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死考验不那么明显,但是在关键时刻,共产党员绝对是身先士卒、挺身而出。在新时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共产党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会面临很多挑战、很多斗争、很多矛盾、很多冲突,共产党人还会继续发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勇往直前。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王毅认为,在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论学习,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