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越
在7月9日举行的“无悔前行,垃圾分类的经验与教训”云端交流会上,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与会专家们分享了欧盟、美国旧金山、韩国首尔、意大利帕尔马等地生活垃圾管理的经验。
前国际固体废弃物管理协会技术合作部门主管唐皎,介绍了欧盟废弃物管理法律的发展历史和现有法律框架及分类和回收目标。2017年欧盟平均垃圾循环利用率为46%,欧盟生活废弃物管理法律法规遵循3项目标4项原则:三项目标,包括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保护资源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项原则,即预防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就近处置原则、废弃物层级原则。其中,废弃物层级从高到低的优先处理顺序依次是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利用、再生利用和处置。
近20年来,美国旧金山市通过源头控制部分垃圾的产生、旧物循环再使用、分类再生和堆肥项目,实现了80%的垃圾分流率目标。“零废弃村落”行动发起人陈立雯介绍,旧金山市在实施了强有力的垃圾减量法规同时,和有共同价值观的垃圾管理企业合作,一起不断创新垃圾减量项目,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刺激机制和开展大量教育活动,创造了回收和堆肥文化。
韩国中央环境政策委员会、绿色增长委员会委员金光任介绍了“从量制”厨余垃圾收费体系,即居民的厨余垃圾以称重计费的方式回收,有效减少了食物浪费。意大利帕尔马市前副市长则介绍,帕尔马市的生活垃圾执行按量付费制度和分类街边收集模式后,分类回收率从2012年底的48%提高到2017年的80%。
中国政法大学讲师陆健认为,“国际上的垃圾分类经验可以概括为6点,分别是循环优先、去匿名化、前后衔接、经济激励、社会参与和严格执法。”其中,前后衔接打通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流程;社会参与发挥了学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多元主体的作用,同时做好环境教育、环境传播和环保行动;严格执法则保障了强制分类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