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风 PDF版下载

版面: 家风

广西兴安瑶族赵良英家庭:

五代人同守红军墓 红色家风代代传


    ▲ 赵良英老人与晚辈们为幸福生活点赞。

    雷新荣/摄

    ▲ 钟小玲(左)和村妇联主席一同描红红军烈士墓碑。雷新荣/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5月12日,一夜大雨过后清晨放晴,青山翠绿。

    钟小玲起了个大早,便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城赶回乡下老家——华江瑶族乡水埠塘村。在那里,奶奶赵良英已经年近百岁,让人牵挂。此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她要和婆婆、姑姑一起祭扫红军墓。

    “我们家一直有祭拜红军烈士的传统,奶奶经常跟我们讲,红军是好人,我们就是红军的亲人。”钟小玲说,自从她十多年前嫁到李家,就继承了这个传统,一直没有中断。

    红军墓距离老家房子只有200米远,却是水埠塘村最好的一块“风水地”,依山傍水。这天,连夜的大雨把山上的泥石、枝叶冲刷到红军墓平台上。钟小玲清理地上杂物,婆婆则擦拭墓碑。描红,上香,鞠躬,祭扫才算结束。

    这座由混凝土砌筑的红军墓中,长眠着长征中12名在水埠塘村牺牲的红军烈士。

    “小时候家里穷,是打土豪分田地的红军让我们农民吃上了饱饭,就应该记住红军的好。”赵良英1922年出生,如今已经99岁高龄。虽然行动多有不便,但精神矍铄,说起红军的好,她不仅伸出大拇指,还用瑶族方言唱起当年歌颂红军的歌谣:“红军受苦受得多,天晴落雨没停过,遇到坏人又开战,红军拼命保中国……”

    1934年冬,12岁的赵良英遇到了突围的红军,在广西境内、湘江上游地区,英勇的红军打响了长征以来最为惨烈的湘江之战。当时,中央一纵队和五、八军团都住过水埠塘村。年少的赵良英帮助红军磨米、烧开水、找吃的、借用的。特别是对伤病员,她帮熬草药治病,捶草药疗伤,还一口一口地喂受伤红军,护理周到,无微不至。

    红军进入少数民族山区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深得瑶族群众爱戴。“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力归农民”“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红军张贴在瑶乡的标语,句句说到老百姓的心里去。

    赵良英回忆,她的父亲赵金床曾给红军当过向导,从水埠村出发,一路翻山越岭,避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为表达感谢,送给她父亲一块布,让他用来做新衣服,父亲珍藏了几十年,一直舍不得用。

    12名红军战士牺牲在水埠塘村,其中11人没有留下姓名。为了不被当地地主和民团发现,赵金床找来族人商量,他对瑶族兄弟说:“多好的红军呀,死得多可怜,你们要把他们埋好。”趁夜,瑶胞把红军遗骸聚到附近一处大山里掩埋,并在坟前立石标记。从那时起,赵金床一家和村民们冒着危险守护红军墓,逢年过节按照当地风俗奉上香烛,悄悄祭奠。

    1966年,为了更好地纪念红军,凭靠赵良英的回忆,工作组与村民一道将红军墓移迁到水埠塘村,用混凝土砌筑,设置石墓石碑,以显敬重。淳朴的瑶胞给了战死红军最高的“礼遇”。

    “一定要守好红军墓!”赵金床临终前反复叮嘱赵良英。她遵从了父亲的遗愿,成为红军守陵人。每年清明节和传统佳节,赵良英就按照当地风俗,带上好酒、祭品,祭拜先烈。只要有时间,她都会来烈士墓地清扫落叶,清除杂草,为路过村民讲解红军感人事迹。

    虽然赵良英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在红色家风的耳濡目染下,晚辈们同样继承了祭扫红军墓的传统,红军长征精神激励着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

    赵良英的儿子李贵达从工厂退休后,回到村里管护林场,早出晚归。工作再忙,不忘带着儿子、孙子一同祭扫红军墓。他说:“我们一家人要一直守护红军烈士,之前是我父母、我外公,下来是我,现在轮到我的儿子孙子了。”

    孙子李毅从小跟着奶奶、父亲祭扫红军墓,如今他是兴安县一名人民警察,两次荣立三等功。李毅说,奶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记住共产党的好”。

    一家三口在县城安了家,李毅的妻子钟小玲是兴安县一名小学老师,“虽然我教的是数学,完成教学工作之余,我也会跟学生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在家里,培养儿子吃苦耐劳、意志坚定的品格,每年都会带着儿子一起去为红军烈士扫墓,在奶奶的影响下,我愿意把这种信仰传承下去。”

    钟小玲介绍,为了让奶奶住得舒适,一家人在水埠塘村瑶族老木房旁,另建了一栋三层高的楼房,“我们每个月都回去看望老人,家永远在水埠塘村。”

    因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赵良英放心地把祭扫红军烈士墓的任务交给了晚辈。安享晚年的她,喜欢坐在门前听着大河的滔滔水声,眺望广西最高山峰猫儿山,红军翻山越岭、勇往向行的场景常常浮现在她的眼前。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