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特派记者
韩亚聪 苏建军 田梦迪
□ 实习生 刘官硕
一场暴雨,让很多郑州市民对巾帼志愿者充满了敬意。
排查险情、疏导清淤、代买物资、垃圾清理、心理疏导……洪灾之中,需求在哪里,她们就出现在哪里。在郑州市妇联的组织下,2.2万名巾帼志愿者不顾大雨,与这座城市共渡难关。
即使风雨再大,“娘家人”从未缺席。
面对防汛救灾严峻形势,连日来,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河南省妇联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和发动各级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和女企业家协会等火速行动、展开救灾,从认真排查险情到疏散受灾群众、从代买生活用品到开展心理疏导、从筹集救援物资到开展灾后重建……
危急时刻,各级妇联组织闻“汛”而动、听令而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注入巾帼力量。
7月25日,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新乡市妇联主席武慧芳平均几分钟就接一个电话。有的是各地要支援和捐赠的,有的是商讨往卫辉运送物资的,有的是向妇联求助的……
因为前几天的暴雨,新乡多地出现严重灾情,武慧芳已经连续奔波了好几天。24日,位于北环附近的新乡市龙子心智障儿童托管中心断水断电断粮多日,40余名儿童和10余名教师被困。接到救援信息后,武慧芳带队筹集矿泉水、方便面、救生衣等救援物资若干,第一时间运往救援学校。
谋划在前、冲在一线,“她们”在暴雨之中传递温暖。
“听令而行,彰显妇联担当!不惧风雨,贡献巾帼力量!共克时艰,开展志愿服务!”河南汛情发生后,省妇联和各地妇联纷纷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倡议。一场“娘家人”的无私援助,在中原大地接力展开。
下设综合协调、关爱帮扶、宣传报道、企业帮扶、物资捐赠5个工作专班,7月21日,暴雨第二天,河南省妇联就紧急成立领导小组,防汛救灾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认真排查险情、帮助受灾群众搬离、代买生活用品,21日,大雨刚停,郑州市各级妇联就组织起了队伍,深入街头巷尾,开展志愿活动。在她们的努力下,郑州街头的淤泥和垃圾不断减少,昔日城市模样,正在慢慢恢复。
河南省妇联还成立了巾帼志愿先锋队,募集爱心物资,目前全省4033个母亲邮包已发放到郑州市、新乡市等地,儿童急需物品和药品已全部运送到周口、鹤壁等地。
灾情也牵动着各地的爱心力量。
7月24日下午,在郑州市恒通国际物资捐赠集散点,记者遇到了河南剧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许双双,她正带领公司的15名员工卸货,这一次与妇联对接后,她送来了满满一挂车蛋糕、小馒头、矿泉水等物资。“我们希望借助妇联的力量,把爱心传递给受灾的乡亲们。”
据悉,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在各省区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妇联加强统筹协调,各方爱心持续汇聚中原。截至7月25日18∶00,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共接收捐赠的物资和资金1.5亿多元,1亿多元物资已发放。
开封、濮阳、漯河、南阳、信阳、许昌、驻马店、三门峡、商丘各级妇联也积极组织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爱心企业积极响应妇联号召,向郑州、新乡等重灾区捐款捐物。郑州、新乡、周口、鹤壁、平顶山、焦作、安阳、洛阳等地妇联,在对接相关爱心捐赠后,第一时间将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里。
受灾的妇女儿童和家庭,牵动着“娘家人”的心。
帮扶困难家庭、困境儿童,暑期儿童关爱服务重点向防汛救灾倾斜,开展防溺水、防洪水宣传及教育引导……河南省各级妇联组织执委、“四组一队”成员、巾帼志愿者,把关心和关爱送到妇女儿童身边。
河南省各级妇联还组织心理专家成立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发挥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爱家热线”和各地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等作用,24小时向广大妇女和家庭提供心理支持。截至7月25日18∶00,“爱家热线”和16个心理援助群被不断刷屏,访问量达419万多次;接到765条求助热线信息,已经核实653条,对接506条信息,进行了1585人次心理援助。
7月25日,记者与新乡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张春兰联系上时,她正带着志愿者给积水严重的社区运送物资,这样的工作,她已连续进行了3天。
在河南,像张春兰一样的爱心女企业家还有很多,在妇联组织的号召和倡议下,她们为困难群众提供临时休息场所,捐赠救灾急需物资,提供心理辅导,给受灾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爱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