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雪梅
经历大革命惨痛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严酷的形势下,进行了创建根据地、开展苏维埃革命的伟大斗争,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和红色政权建设的新篇章。
苏区时期是党建设红色政权的初次尝试期。面对“白色恐怖”、重兵“围剿”,中国共产党人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带领苏区军民进行了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实践。为了适应革命斗争需要,党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令、劳动法和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等,领导军民开展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多次粉碎国民党的军事“围剿”,积累了局部执政的丰富经验。苏区精神,正是党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治党治国治军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寻求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光荣的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区精神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而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争创一流,较显著地体现了苏区时期的原创特色和个性。其中,“一心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践行和完整地体现是在中央苏区,因为只有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我们党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开始学习执掌政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正是苏区精神给予我们的重要经验和规律性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苏区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时至今日,苏区精神依然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苏区精神彰显了坚定信念的精神,将为我们进行新长征提供一往无前的精神动力;苏区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执政理念,能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苏区精神蕴含着丰厚的革命精神和人文精神,也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宝贵的资源。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赋予了苏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弘扬苏区精神,依然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苏区精神,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要继续贯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求真务实、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价值取向,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不断开创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系江西省赣州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