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以德立家 以学兴家 以廉治家

江苏常州以家庭“小支点”撬动社会“大文明”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800多年前,包氏后人迁居新桥,孝肃家风吹来常州,几代耕耘形成勤政爱民的清廉之风,现在各位所在的茶庵廉政园正是以此为核心主题建成……”

    正值周末,前来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家风研学基地——新桥街道茶庵廉政园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最吸引人的是,茶庵效仿古风,搭庵设茶,让过往市民可以择一隅落座,畅聊家风故事和体会,也让廉文化可看、可听、可感。据悉,这也是常州市“5个100”清廉家风建设活动中百个学习阵地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常州市以“家”字为核心,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通过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成风气的举措,逐步推动家庭“小支点”,撬动社会“大文明”。

    以德立家育家庭

    以德树人,亦要以德立家。全国文明家庭——尹媛家庭热心公益,200余场安全自护课堂,为数万名未成年人照亮了人生路;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孙英家庭发起成立“心疼武汉行动群”,先后为武汉、黄石的311个社区筹集150多万元的防疫物资;全国书香家庭——梁娟家庭致力亲子公益阅读推广10年,成为孩子们最爱追的“星”……近年来,常州市涌现出省级以上家庭典型100余户,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培育家庭典型、倡导家庭文明新风尚,还要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常州市妇联主席董彩凤介绍。

    为了集聚“家”能量,放大“家”效应,今年3月,常州市最美家庭联盟成立,“发挥榜样示范、弘扬家庭正能量、引领带动全市百万家庭”成为55名联盟成员的思想共识。

    以学兴家重家教

    叮叮当当,“考古”工具敲击“土方”的声音不断从溧阳博物馆中传来。随着外层的泥土一块块剥落,沉睡在其中的“化石碎块”渐渐映入眼帘,并被一块一块拼接起来,组成了一副完整的骨架……

    这是一个挖掘中华曙猿化石的模拟情景活动,也是常州市亲子研学旅行的一个趣味环节。

    为了帮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常州市多部门联动,在5个街道、16个社区推进“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省级试点,“上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连续14年开展“科学家教进万家”巡讲,开发常州市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课程60门;连续11年开展“小书虫的幸福剧场”亲子绘本剧大赛,全市100多所幼儿园、10000多个家庭踊跃参与,在亲子绘本剧表演中厚植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情怀;出台《关于建立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合作机制的二十条意见》,针对罪错未成年人家长实施强制亲职教育,改变罪错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环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以廉治家肃家风

    近期,常州市纪委监委、市妇联等部门共同启动“弘扬红色家风、礼赞百年风华”——“5个100”清廉家风建设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寻找百封红色家书、开展百场家风讲堂、推广百条清廉家训、梳理百个学习阵地、宣展百个家庭故事。

    除了在全市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寻找现代家风家训的闪亮点,此次活动还专门梳理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社会教育家李公朴,爱国实业家刘国钧,抗日英雄罗忠毅等知名人士的家书家风家训。每一件都饱含深情,关乎理想、关乎信念、关乎未来,唯独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是留给常州儿女最宝贵的红色财富。

    董彩凤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建设文明家庭、实施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为重点,强化党员和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关键,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