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闻 PDF版下载

版面: 家闻

盲目“鸡娃”不如深挖孩子天赋


    ■ 简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份被称为“双减”政策的意见一公布,便激起千层巨浪,培训机构惊慌,家长的“鸡娃”心态受到冲击,“双减”之下,这娃还“鸡”吗?

    “鸡娃”这个网络词汇的盛行,凸显的是教育内卷现象。为了让孩子考高分,进名校,家长们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英语、奥数、钢琴、舞蹈、编程等等,样样不落下,以“打鸡血”的方式,拼命激励孩子上进,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全部占据,家长自身也压力重重,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如此“鸡娃”,在很多家长看来,是争夺优质教育资源、让自家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最好策略,但事实却是,个个“鸡娃”,人人“抢跑”,“鸡娃”效益不免大打折扣,争先恐后地“抢跑”带来的是一场让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深陷困境的教育内卷。

    “双减”政策的出台,导向很明确,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让孩子们能在校内有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更多地接受素质教育,更好地获得个性化发展空间。这样的“双减”,不仅是字面意义上减轻孩子校内作业和校外培训的负担,也是在倡导一种更具长远眼光、更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双双减轻家长和孩子承受的压力。

    其实,家长们争先恐后地进入“鸡娃”行列,更多的是出于无奈,也是一种从众心态,别人都在“鸡”,我若不“鸡”,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对“双减”政策的出台,家长们普遍持欢迎态度,但依然免不了对有人“抢跑”的担心,诸如经济实力雄厚的家长会请“一对一”家教来替代校外培训班之类。这样的担心自然不无道理,因为无论什么竞赛,难免有人以非常手段胜出,如同人群中总有人天赋异禀,出类拔萃,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这都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但是,另一个事实也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每一个孩子也有不同的天赋和特长,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让他们长大后能尽其才、堪其用,才是养育成功的标志。要达到这样的成功,并非抢占名校一条路,挖掘天赋、激发特长的方式多种多样,能找到最适合孩子发展的路才是关键。如果能作此想,家长们要不要“鸡娃”的焦虑是不是就能减轻几分?

    事实上,也有年轻家长开始思考和尝试个性化养娃策略。近日和一位“90”后家长交谈,他认为,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元化,未来生活中,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会更高,自然也会需要更多的人才,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他会倾力把孩子往这条路上带。他的“天赋论”也基于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一直以为他有数学天赋,直到上了大学他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数学天才,学统计学得十分痛苦,他最大的天赋其实是心率低缓,练长跑当运动员可能更有成就,他也更热爱。所以,他要避免父母当年的失误,“早早发现孩子的天赋,再往这方面使劲儿,这娃不就养成了?”

    这位“90”后家长的养娃策略其实包含了两点,一是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在竞争中采取差异化策略;二是潜心发现和深挖孩子的天赋,以独特的优势取胜。这两点相辅相成,都建立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的基础之上,所以,盲目上一堆培训班式的“鸡娃”可以免去,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孩子的特长成为重点,培训班或许依然要上,但方向明确,收效更大。

    虽然这位家长的娃才刚刚落地,养娃策略也在纸上谈兵阶段,但至少说明,年轻父母在养娃这件事上不再盲目从众。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深挖孩子的天赋并重点突破,把娃养成一个专业型人才,这样的养娃策略的确值得一试。

    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热门职业与冷门行当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人才多元化、专业化成为发展趋势。事实上,政策层面也在引导培养多种人才,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保持大体相当就是其中一项,进入职高的孩子倘若能成为掌握精细技术、具有高超技艺的技术工人、手工艺人等等,谁又能说他们不是专业人才?甚至还有可能是未来奇缺的冷门人才呢!

    至于怎样准确发现与挖掘孩子的天赋之才,里面的学问恐怕比“鸡娃”更大。天赋有很多种,有专家将此分为9种,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智能、肌体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音乐智能、博物智能、生存智能和内省智能,具备不同智能的人擅长不同的事,但每人的天赋智能并非只有一种,某些天赋很多时候还是隐藏的,所以需要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细心观察,潜心发现,有意识地给孩子做身体机能和心理测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激发孩子的潜能,再从中发现孩子最出色的天赋。这是一项综合工程,家长得有伯乐之才,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打底,还得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眼光,于细微处发现不寻常的能力。发现之后,还得在最适合的年龄段予以激发,再针对性地重点培养。

    无论怎样养娃,把娃养成有用之才,才是最终目的。成才之路千万条,最适合孩子的路才是最好的路,与其盲目“鸡娃”,不如拉着孩子的手,一起寻找这样的路。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