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身之造:中国女性健身叙事》采集了12个普通女性的口述健身故事,连贯地呈现个体的健身历程及其相关的生命故事和生活经历,使我国女性健身运动的“社会图景”更加鲜活清晰;同时,通过故事后的讨论分析,作者希望超越个案,将口述者的健身经历嵌入社会大背景中,探索健身运动中的体验如何为女性带来能动力,使她们突破结构性束缚,实现自我成长与社会空间的再造。
■ 范语晨
翻开《凡身之造:中国女性健身叙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5月版)这部体育/性别社会学的新作,最先引人入胜的并不是对中国女性健身的理论分析,而是真诚的故事和心绪。一名还在读书的姑娘陷入减肥的恶性循环:“被体重操控的人生太绝望了,我像一个怪物,一个不能和人类正常接触的怪物”;64岁的王女士组织起社区的舞蹈队,骄傲地说,“年龄洗不去我心中的芳华”;而正备孕二孩的娟姐谈起了育儿感悟:“一棵树长到它想长的高度后,才知道哪里的空气适合它。“
这些第一人称的、充满情感的讲述体现了本书作者熊欢的初衷。熊欢认为,只有回归具体的、微观的经验,我们对女性身体的理解才能跳出传统社会学框架中“被压抑的、被凝视的和被异化的”印象,重拾其蓬勃生长的能动性。因此,本书采集了12个普通女性的口述健身故事,连贯地呈现个体的健身历程及其相关的生命故事和生活经历,使我国女性健身运动的“社会图景”更加鲜活清晰;同时,通过故事后的讨论分析,作者希望超越个案,将口述者的健身经历嵌入社会大背景中,探索健身运动中的体验如何为女性带来能动力,使她们突破结构性束缚,实现自我成长与社会空间的再造。
走出“身体无知”:从审美绑架到乐在其中
身体对每个人来说是存在于世的物质基础,却也可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本书12位自述者的经历千差万别,但她们的健身故事却包含一个共同的历程:对自我身体的不断认知。对于背负“肥胖”标签多年的自述主人公而言,这一历程尤为坎坷。
化名为“我”的自述者童年时因被误诊而注射激素类药品,体重一发不可收拾。“我”的身体认知便起于强烈的羞耻感:在学校没有朋友,遇到困难无人帮忙,即使走在路上,也会听到来自陌生人的嘲讽——“你看那个女生怎么像只猪一样又高又胖”。 正值青春期的“我”不愿被社会排斥,于是发动了对身体的一系列“战争”:先是尝试了无数错误的减肥方式,后因身体出现严重问题转而健身减肥,健身过程中又经历了过量运动、复胖、暴食与催吐的怪圈……
可以想见,在自述者对于身体、美丽、健康等概念尚未形成自主认识时,社会对肥胖者的恶意和歧视已完全将她裹挟,她慌乱地将“瘦下来”与被接纳、被爱划上了等号。走过的弯路开启了日益深入的思考和成长。几经身心崩溃后,自述者终于放下了急功近利的目标,耐心观察自己身体的真实状况与感受。更重要的是,自述者开始理性地看待社会主流审美观念,不再被他人的目光绑架。
不仅是经历了血泪史的“我”,书中其他自述者也体验着走出“身体无知”的清醒与愉悦。有国内外健身经历的M于文化对照中完成了对身体的认知:初到澳大利亚健身时,她感到国外更重视健美而非过瘦的身材。而在深入了解后,她察觉到一味追求健美、渴慕漂亮的肌肉线条,不过是另一种审美盲从而已。而练拳击的S本希望能借此塑身,但发觉自己的性格不适合竞技体育,转而投奔瑜伽,最终明白健身应当以我为主,乐在其中。
突围刻板印象:从难逃规训到自主书写
近日,中国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奥运夺冠后的采访引发了网友热议。记者“女汉子”与“女孩”的对照提问令人不适,长于力量的女孩似乎与女性气质无缘。而在《凡身之造》的12个健身故事里,我们能够读到沉淀于社会文化中的太多刻板印象,它们构成了女性健身之路上的重重禁忌:女孩练得壮会找不到男友,老年女性应当安稳居家,农村女性无缘时尚,孕妇不适合运动……然而,这些年龄、职业各异的女性却用身体的律动证明着这些刻板印象的狭隘,使自己的生活从中突围。
作者在第三章中设置的“两位女孩拳击体验比较研究”,巧妙地呈现了性别气质的多元可能。与上面提及的S不同,L在拳击这项被公认为“男性的运动”中感到格外自如。L喜欢拳击运动中击打的快感与节奏,并意识到,拳击不仅使她的健康与身材受益,实战中直面对手更是造就了她强健的心理素质。多数一起练拳的会员认为女孩不适合对抗性的竞技,练练动作、打打沙包减肥就够了,L也曾为此感到困惑,但最终选择遵从内心,坚持实战,在享受拳击趣味的同时,寻求技术上的突破。
都市健身房之外,农村女性的身体实践同样反映着对自我形象的重写。正如作者所说,在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都今非昔比之时,公众脑海里的农村女性形象却停留在文化程度低、健康管理意识差的陈旧印象中。而从农村女性木木的讲述中,我们能看到她遵循着家庭对女性的角色要求,但也树立起了相当独立的健康观与生活观。她热爱跳舞,从农村到县城务工,一方能够起舞的广场便是她生活里的“理想国”。木木认为跳舞是适合自己,且“比较好的进行全身运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艰难的打拼中,跳舞让她“感觉生活更有意义了,就像找到了可以呼吸的地方。”
再造社会空间:从自我赋能到影响他人
运动不只是个体赋能的过程,也是社会互动的重要场域。《凡身之造》带给我们的惊喜,除了女性越来越清醒的身体自觉与主体意识,还有她们通过健身构筑起的社会网络。大多数的口述者都谈到,健身的积极能量在她们与家人、社区互动的过程中得以传递,从而塑造出更加包容、有活力的社会空间。
64岁的王老师年轻时曾是部队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健身运动的集体内涵对她来说不言而喻。组建退休老年人的“红珊瑚”舞队是她丰富退休生活、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但她义务为大家编舞、指导排练、组织演出,甚至为本没有太多活动空间的舞蹈队争取到了专门的舞蹈教室。在她的带领下,这支社区舞队多次在广州市的舞蹈比赛中获奖,还走上了国际交流的舞台。王老师的自述丝毫看不到老年生活的消沉无聊,她坚信年龄洗不去“芳华”,认为老年人不应当停止对梦想与新事物的追寻。这些观念同舞蹈知识一道,融入了队员们的生活中,使他们成为一起出游、互帮互助、探索新知的退休生活共同体。
两个孩子的妈妈小萍则将健身从一个人的努力变成了一家人的氛围。她在生育二孩后通过运动进行产后恢复,从身体上重拾“原来的自己”。在面临照顾孩子、重返事业和健身运动的冲突时,她积极争取家人的支持,找到平衡点,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丈夫与孩子的运动态度。
诚如作者所言,“新时期有主见的女性,能够主动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不利地位,把休闲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甚至也能在家庭中起到引领作用。”女性不再是被动等待解放的弱者,而是亲手去营造性别更友好的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