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楼群街道,随处可见的“百姓花”,装点着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三(4)班 职佳靓
“妈,我的小地雷开花了!”我兴奋地看着窗外的紫茉莉,一朵朵艳丽的紫色小喇叭骄傲地朝天吹奏,似乎在呼唤屋内休眠的长寿花、蝴蝶兰。
紫茉莉在小区里太寻常了,花坛里一到夏天就挤满了这花,小区好多单元的空地上都有它的身影。小孩们喜欢摘花,掐去一段,呜呜吹响,还真像喇叭在鸣。这花也摘不完似的!我呢,秋天里专捡个儿大的地雷收藏,我要让这野花开在空中楼阁,于是就有了我家窗外的一景。
我是“花粉”,对所养的花都要追寻它的前生后世。紫茉莉是外来物种,明清两代是皇宫里高贵的“胭脂花”,宫女们用它来梳妆打扮。没想到乾隆皇帝赏玩紫茉莉后,写下“谁知衣紫反无香”。之后,这花就从皇宫和大户人家里销声匿迹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生物课上学过,植物一般要有变异的现象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变异,最好的方法就是异花传粉,风媒和虫媒是最常见的传粉方式。我观察紫茉莉的花:它的花粉较大,搓下一点放在手心上粒粒可数,不容易被风带起;花粉数量也少,雄蕊和雌蕊都躲在花瓣里面,风是很难吹到的。紫茉莉颜色鲜艳,更能得到昆虫的青睐,而虫媒花大多也靠芳香来吸引昆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打开窗户,探身去亲近它,又性急地揪住一个枝条,深深地吸气。看来确实是“衣紫无香”了,好在这花皮实,不挑不拣的。我爱它艳丽的色彩,骄傲怒放的姿态,还爱它能呜呜作响。看着看着,我似乎闻到一股淡淡而柔和的清香,没有一丝张扬,静下心来才能嗅到。看来,乾隆老爷子的确冤枉紫茉莉了。
紫茉莉被乾隆贬出皇宫后就不为人知了吗?当然没有。它的种子在民间传播,老百姓十分喜爱这艳紫又不用侍弄的花。他们给紫茉莉起了不少俗称:经常在晚饭时开花,就叫“晚饭花”;种子像地雷,就叫“小地雷”。如今,散入寻常百姓家的紫茉莉,在各个角落都能恣意绽放。大街小巷,楼群街道,随处可见的百姓花,装点着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去年因为疫情,小区里人不多,它们在花坛里一如既往地吹响喇叭,我看了忍不住去寻花蕾,期待种下它。我总觉得它们像一种人,普普通通,但是生活里又不能缺少,它们是一股力量,是我们生活中的能量。
紫茉莉,我心中高贵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