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一种精神的提出,一定是源于一种不平凡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被称为红船精神,它是中国精神之母,中国精神之源。”
日前,山东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以下简称“滨医护院”)党总支书记赵美再次站上讲台,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堂题为《弘扬红船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微党课。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两年多来,滨医护院女教工党员率先开讲22堂“微党课”,并以“故事汇”的形式对“微党课”进行拓展,内容涵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
“小时候常听长辈说邻村出了个‘大人物’,却对这个‘大人物’并不了解。直到长大后多次去郭永怀纪念馆,才知道他是谁、做了什么。”滨医护院的女教师张晓丽以自己的“老乡”——郭永怀院士为代表,在“微党课”中为师生们讲述“两弹一星”精神,希望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据介绍,滨医护院的22堂“微党课”,全部采取这种“讲故事”的形式,将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中国精神内化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中。
记者了解到,滨医护院党总支共有党员24名,其中女党员就有20人,所带领的教师团队共35人,女教师有31人,所面向的学生群体男女比例为1∶5.1,因此,滨医护院也被戏称为“女儿国”。
在红色“微党课”启动后,除了两位在外访学的女党员外,该院党总支的18位女党员悉数登台,陆续接过了中国精神的“金话筒”,结合自身的特色与经历,选择一种“中国精神”,为学院全体教职工宣讲。
据统计,目前该院已组织9期“故事汇”,三分之二的女教师当上了擂主,分享了20个名师故事。
红色“微党课”开展两年多来,滨医护院领导、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全员参与红色“微党课”先后讲授“微党课”73次。
在中国精神的感召与指引下,该院依托护理学院专业特长优势,充分利用志愿服务这一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以山东省南丁格尔志愿服务团为依托,滨医护院将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1.2万名毕业生化身“魅力天使”,奋斗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也奋斗在志愿服务中。
“从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的讲述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赵美表示,“我们也将在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中,坚定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