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霞
前几天,女儿过生日,我给她买了一个《叶罗丽》动画片里的玩具娃娃蓝孔雀,这也是她心心念念了许久的礼物。
自从蓝孔雀来到家,女儿吃饭时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旁边,睡觉时搂着她,出门儿去玩儿也把它放到自己的小背包里。一天下午,我带女儿下楼,她正把玩蓝孔雀,邻居家的乐乐跑过来,看到蓝孔雀说:“好漂亮的娃娃,可以给我玩吗?”女儿回头看了我一眼,又转过头去,犹犹豫豫地把娃娃递了过去。
乐乐手上沾了不少土,她一接过蓝孔雀,就在它漂亮的纱裙上留下了泥手印,女儿皱了皱眉,有点不高兴,因为女儿很珍惜这个娃娃,把它保护得很好。这时,又跑来一个邻居家的小孩,乐乐和她也熟悉。两人干脆把蓝孔雀扔来扔去当沙包,当她们咯咯笑个不停时,女儿哇地一声哭了。我急忙蹲下身子问:“宝贝儿,你是心疼自己的蓝孔雀吗?”她哽咽着点点头。我说:“那是你的娃娃呀,你可以把它要回来。”女儿疑惑地瞪大眼睛:“妈妈不是一直教我要懂得分享吗?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也是这么说的……”
我把女儿的眼泪擦干,轻声对她说:“你自己最最喜欢的东西可以不跟别人分享,尤其是对方并不像你一样珍惜它的时候,你有权利把它收回来,因为你才是这个玩具的小主人。”女儿想了想,从我们楼下储藏室里拿出玩具球,跑过去递给乐乐:“你们可以抛这个球来,我要拿回我的蓝孔雀了。”乐乐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很痛快地把蓝孔雀还回来,转身又和那个小朋友扔球去了。我对女儿笑了:“看啊,办法总比困难多。”女儿把蓝孔雀紧紧抱在怀里,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一小插曲引起了我的反思:大部分家长平时教孩子学会分享,却很少有人教孩子辨别分享的界限。女儿和乐乐玩过很多次,知道乐乐是个调皮的孩子,之前也曾有过把我家女儿的玩具弄坏的情形。所以,当乐乐想玩蓝孔雀时,女儿很纠结。我想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建议孩子换一个玩具给对方,或者家长也可以委婉地向小朋友表达要注意爱护玩具。
孩子年龄小,对很多事情不会把握分寸,如果家长无原则地要求孩子分享,孩子表面很大方的同时,内心可能很受伤。因此,我们应抓住适当的契机引导孩子,教她学会什么时候分享、和谁分享、怎么分享,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拥有拒绝分享的权利,分享教育要有度,孩子的“分享权”同样值得被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