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富东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8月30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针对近期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介绍有关情况,并针对热点就业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规划》体现“四个注重”
“《规划》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主要目标,实化量化‘十四五’时期的促进就业重点任务,对‘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推动今后一个时期就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指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介绍说。他表示,总体看,《规划》体现了“四个注重”:
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规划》在深入研判“十四五”时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成为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并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改善劳动力要素质量。
注重政策的协同发力。《规划》把保障就业放在宏观政策的首位,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和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加强与其他各方面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
注重社会大众关心的重点领域。《规划》围绕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劳动报酬、改善就业服务、保障劳动权益等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
注重解决长期性趋势性问题。《规划》聚焦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对未来一个时期劳动力供需产生较大影响的长期性、趋势性问题。在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加强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跟踪研判和协同应对,提升劳动者智能化技术通用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甚至是突破性的措施。
就业形势稳定恢复、稳中向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做好就业工作尤为重要。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如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对此表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目前就业形势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主要体现在四个词:“一增、一降、一升、一稳”。
李忠进一步解释说,“一增”是指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长。1-7月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22万人,同比增长了2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7%。“一降”是指调查失业率稳步下降。城镇调查失业率从2月份的5.5%逐步回落,7月份为5.1%,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一升”是指劳动力市场活跃度上升。二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是1.58,同比上升了0.26,说明市场供需还是保持活跃状态。“一稳”是指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虽然创历史新高,但就业水平好于去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延续增长态势,脱贫劳动力务工总量3072万人,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101.8%。
多渠道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促进青年就业,关系着民生改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十四五”时期在促进青年人就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做好青年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此次《规划》在强调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也首次明确提出了促进青年就业,并作出了单独的部署安排。总的考虑,就是通过供需两侧的发力、政策服务的支撑,多渠道促进青年的就业创业。
具体而言,张莹介绍,将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的就业创业机会,对接产业优化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和重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完善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要素配置、协同发展机制,支持青年到急需紧缺的领域就业创业。
同时,增强职业发展的能力。通过职业指导提升求职能力,增加职业规划、职业体验、求职方法指导,增强青年的职场适应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专项能力培训、新职业培训、以工代训,增强青年就业的成长力;通过就业见习增加实践经验,提供更多管理类、技术类岗位的见习机会,增强青年的岗位胜任力。
另外,张莹表示,高校毕业生始终是青年群体中的重中之重,对应届高校毕业生,《规划》明确了专项的就业创业支持计划,不断拓展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渠道。而对于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也能够通过促进青年就业的相关举措和安排,得到更好的支持。“总之,我们将竭尽所能,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助力他们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