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美·看点 PDF版下载

版面: 美·看点

蒙台梭利:大人如何尊重孩子


    ■ 谵小语

    “大人是真正的盲人,对孩子的世界一无所知。”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说。凡是关注儿童教育的朋友,大概没有不知道蒙台梭利的。她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发现孩子》《有吸引力的心灵》和《童年的秘密》等著作,都非常畅销,是许多早教从业者的案头书。

    与蒙氏代表作不同的是,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7月出版的她的这本《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谈教育》相当于是作者的“集外集”。它不是在集中论述某一个“大”问题,而是诸多“小”问题的合集,是作者的随笔、散论,但整部书读下来“形散而神不散”。

    在书中,第四篇《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大纲》里,作者提到构建蒙氏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儿童是真正的人,有着自身独立而特别的人格。的确,孩子在生命最初几年常常会被强迫去迎合成年人的世界,这不仅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而且会伤害他们纯真而敏感的心灵。孩子的许多负面行为和反应,诸如尖叫、哭泣、害羞、说谎、叛逆、自私、破坏东西等,都和他们心灵受到伤害、精神缺失有直接关系,这些行为和反应是他们进行自我保护的应激措施。

    紧随其后,在《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两个篇章中,蒙台梭利列举了一些事例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她的理念是,儿童集中注意力靠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如果在婴幼儿时期充分保护好他们的心灵,在童年时期通过科学的方法挖掘他们的潜能,注意力的大门就会打开。而在内心连续保持注意力的基础上,意志力才能形成。比如孩子长久地聚精会神摆弄一样东西,比如他一直等着小伙伴放下他喜欢的玩具……等等,这些都是意志力的练习。

    在这本“集外集”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蒙台梭利关于让孩子掌握“控制错误”能力的方法。在她的眼中,孩子学走路,不断地跌倒再不断爬起,才能学会走路,“控制错误”的能力就是在这种反复练习中得到的。但现在的成年人,许多看似是关心孩子的行为,却扼杀了他们“控制错误”的能力——当孩子可以自己走路、行动的时候,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会框定孩子的活动范围,甚至限制他们的行为方式。

    “不许去这里”“不许碰那里”……类似的语言,是不是很熟悉?看到这里,大概许多家长都会深有感触。

    父母们总是从自己的思维出发,往往忽视了孩子对周遭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希望去探索的欲望。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为孩子做得很多,可事实上,这些越俎代庖的行为,让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要克服重重阻力,不仅对孩子并无任何好处,还让他们失去了更多“控制错误”的机会,也完全积累不到更多关于“走路”的经验。

    全书共有13篇,几乎每一篇都凝聚着蒙台梭利的心血,那都是她在多年的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玛丽亚·蒙台梭利逝世已经近70年了,可读者并不会觉得她的教育理念已跟不上时代,反而,她书中所举的许多反面事例,到今天依然极为常见。

    说到底,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最关注的还是大人如何尊重孩子、保护儿童心灵的问题。或许她的理论并非无懈可击,但是启发却弥足珍贵。像书中的最后一篇《爱的源泉——儿童》说的那样: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爱,而这种爱是相互的。真真切切地去爱孩子,也包括尊重。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让他们对我们的爱也随着他们的成长扩展到家庭以外的地方。这大概才是蒙氏教育的终极目标吧。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