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女界 PDF版下载

版面: 女界

江苏南通市妇联、教育局联合印发方案

落实“双减”试点 “三个一”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自“双减”(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少校内作业、减少校外补课)政策出台以来,就受到家长们的持续关注。作为家长,要适应“双减”政策,家庭教育的观念要怎样适应和转变呢?家庭教育的焦虑要怎么缓解?为积极应对“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南通市妇联主动作为,围绕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联动,于9月1日印发《关于联合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联合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有效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协同减负的合力。

    “一张表格”联合采集家庭基础档案

    “您希望社区提供哪些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您认为自己教育孩子的困难在哪里?”针对这些“双减”背景下家长们需求强烈的家庭教育问题,南通市妇联结合实际,开发了“家庭基础档案表”线上填写小程序,每一户档案信息都对应到房屋地址,内容包括家长工作单位、学生就读学校、当前家庭教育现状及需求等内容的基本信息。依托学校组织家长在线填写,通过一户一档“家庭档案”的建立,健全各地以社区为单位的基本家庭信息库,形成“房对应人、人对应档、档内有详情”的数据地图,有效收集一批家长们亟待解决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次走访”联合关注重点家庭

    南通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中,我们首先筛选重点家访对象,把有单亲、留守、失学辍学、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等特殊情况家庭列入重点家访对象,教师、妇联干部、家庭教育志愿者每学期至少联合或分别入户开展家庭走访一次,常态化加强反馈沟通,结合各自优势,为不同需求、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困惑的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支持行动方案,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一批活动”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实施方案》指出,要积极回应广大家庭对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需求,发挥“家长学吧”、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教讲师团作用,开展常态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学校选派教师深入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公益性服务,帮助家长提升科学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联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同时,《实施方案》明确了,首批开展试点的学校为通州区金沙中学、海门区能仁中学、南通市十里坊小学(崇川区),通过试点探索初步形成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宣传、教育、疏导、干预、赋能”五位一体的科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新格局。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