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刘铭辰
初秋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藤花峪村,天高云淡,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在村里举办的巾帼电商公益课堂上,作为主讲老师的朱玉凤,正在向村里的妇女分享她两年多来的电商创业经验,妇女们纷纷拿出手机下载直播平台“尝鲜”。
“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离不开广大有知识、有情怀、有活力的妇女们的主动参与和倾情奉献。山亭区妇联在藤花峪村成立了枣庄市首家‘巾帼电商联盟’,以发展乡村电商为纽带,引导农村年轻妇女积极触‘网’攀‘云’,为山亭区丰富的农产品开拓‘云渠道’,走出了一条带动妇女增收致富的实践之路。”山亭区妇联主席刘传梅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山亭区地处枣庄市东北部,境内5400多座山头、59座水库、52条河流,“八山一水一分田”,绿水连青山,生态资源丰富,盛产火樱桃、长红枣、板栗等绿色农产品,丰富的优势资源,为山亭区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的山楂通过网络销售,至少每斤能多卖5毛钱。”朱玉凤这样告诉记者。
藤花峪村的“巾帼电商联盟”,通过村内年轻妇女朱玉凤、马文秀、杜敬伟、孙慧娟等返乡女青年和女大学生抱团发展乡村电商,凝聚本村及周边妇女,在发展乡村直播电商、推动农产品销售、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担当作为,以点带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巾帼电商联盟”突出“纽带”功能,积极解决妇女创业项目“落地难”问题。针对妇女群众反映的在创业过程中招工、土地、物流配套等8个方面的问题,联盟积极加强与村镇和上级妇联组织的沟通,力所能及全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助推返乡项目尽快落地投产。目前,已解决缺乏学习培训公共场地、贷款利率高、电商囤货缺短期资金等。
为解决巾帼创业“融资难”问题,“巾帼电商联盟”和枣庄农商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农商行徐庄支行主动上门进行信息采集、金融服务建档立卡,推出了“巾帼创业贷”产品,专业服务创业就业的妇女以及妇女领办的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
为解决巾帼乡村创业“单打独斗”难题,通过“巾帼电商联盟”,创业妇女既增强了联盟内部的合作互利,又增强了对外谈判的话语权。“针对电商涉及的物流方面问题,以‘巾帼电商联盟’为主体积极整合全村巾帼电商供货方资源,与快递公司协商联系,以低于市场价格提供统一代发货。”刘传梅介绍说。
“巾帼电商联盟”积极发挥妇联组织的引导作用,组织联盟会员朱玉凤、马文秀等有经验的主播为村民提供免费的乡村电商公益课堂,开展实战演练,实现从基础设施支持、人才孵化培训到农产品品牌设计、政策引导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助推农特产品驶上“快车道”。朱玉凤介绍说:“我们通过手机一步步教,从软件下载开始,一开始会让村民去看、去模仿,甚至先去购买,理解网上直播怎么方便,再教他们怎么播,后来效果非常好。”
“巾帼电商联盟”突出产业带富主题,聚焦乡土特产卖一批。通过“巾帼电商联盟”整合了村内合作社、电子商贸公司等经营主体,凝聚产业合力。成功注册“鲁农人”“山亭童味”等商标,将本地大樱桃、花椒、地瓜、山楂等特色农产品,在重大电商时间节点,在各种媒体平台上进行直播报道,快速提升会员与整村电商知名度。
“巾帼电商联盟”还积极整合“下脚料”资源,发展边角经济。带动会员集思广益,成功将以往村民喂羊烧火的金银花藤“变废为宝”,以5元一斤的价格优先从贫困户手中收购,卖出2万余斤,带动农户增收10万元。2020年借助直播平台推广后,全年卖了4万斤。通过高价收购农产品,包装分拣带动就业,累计带动村民增收7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