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王恒
教师节临近,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想着为老师送上一份礼物表达敬意。近日,福州七中家委会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拟定了高达3300元的礼物清单引发热议,家长们一厢情愿的心意,最终被不知情的学校严词拒绝了。
教师节即将到来,家长和学生对老师表达发自内心的敬意本无可厚非,但这份由衷的敬意却变得越来越“厚重”,大有非厚礼不能表达家长和孩子拳拳之心的趋势。如何感谢、以什么样的方式感谢,家长们更是绞尽脑汁、花样百出。
虽然近些年来,教育部门对于节假日给教师送礼的风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监督和管理,但不少家长在“鸡娃”心态驱使下,给老师送礼请托的陋习仍然屡禁不止。传道授业是为师之本,但有些家长却将功利世俗化的社会潜规则套用在纯洁美好的师生交往互动之中,这种现象既违背了教师节的本意,也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异化,更容易让孩子耳濡目染后形成攀比之风,最终产生不良的价值观引导。
还应注意到,家委会本是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以更好服务学生的组织,但在此次教师节送礼事件中,其扮演的角色令人失望,将送礼的集体意志凌驾于个别家长的个人意志之上,无形中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其实,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是要从态度和行动上尊重老师这个职业,拿金钱物质的多寡去衡量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本身就有辱师道尊严。有真诚无虚情、有尊重不物质,学生一心向学的态度、家长心存暖意的问候,全社会风清气正、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才是教师节来临之时送给老师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