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PDF版下载

版面: 专题

汲取理念、价值和方法,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动力

——访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中心教授胡子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距“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13年。13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大力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13年间,抗震救灾精神也不断得到丰富、升华和拓展,这与其孕育形成有关,也与时代发展相连。

    抗震救灾精神经过了怎样的孕育形成,经历了怎样的传承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新时代该如何弘扬?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已研究抗震救灾精神十余年,并承担了多个省部级、国家级抗震救灾精神相关课题的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胡子祥。

    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发生过多次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震惊世界,其救援和重建成绩斐然。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后,提出了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经历了怎样的孕育形成?

    胡子祥: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抗震救灾精神,形成和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勠力同心进行的伟大抗震救灾斗争过程之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遭遇地震活跃期,尤其是1966年3月8日和22日邢台地区先后发生6.8级、7.2级强烈地震。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不畏艰险,亲临一线,亲自领导和指挥抗震救灾,并形成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思想。在思想认识方面,提出和地球“打仗”,要“多难兴邦”,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观点;在应急救灾方面,提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的方针;在防震减灾方面,提出“从预测到预防,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党的一元化领导、多方面分工协作的思路。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地区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开展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铸就和彰显了感天动地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强大精神力量,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抗击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力量的继承和发展,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特殊重大危机事件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凝练和高度升华,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人们常听到很多当年被救援的孩子,“长大后就成了你”的故事,这些是否也属于抗震救灾精神的一种传承发展?

    胡子祥:灾难危机往往是对公民素养、价值信念、社会道德风尚、社会文明水平的检验,能够有效衡量核心价值观践行成效。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之中,中国人民展现了良好的公民素养,党员干部表现出坚定的价值信念,社会呈现出优良的道德风尚和文明水平,国家凸显出强大积极的影响力。可以说。抗震救灾精神集中承载了个人之“小德”,展现了国家、社会之“大德”。

    一方面,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利“小德”。抗震救灾精神归根到底是个人品德的升华,自然也能够熏陶砥砺个人道德意志。抗震救灾精神所包含的集体主义价值、民族气概、坚强斗争意志、人民立场、科学精神等,都是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道德品格和道德意志的宝贵资源。

    另一方面,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益“大德”。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国家社会方能行稳走远;唯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民族方能在接续奋斗中重振复兴;唯有“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人民方能在实践中真正走向美好幸福。因此,抗震救灾精神能够促进广大青少年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实现富强,增进民主,发展文明,促进和谐;砥砺广大青少年变“小我”为 “大我”,积“小德”成“大德”,蝶变成为担当起国家富强、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之重任的时代新人。

    记者:特别是在去年开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的抗疫精神,是否可以说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继承、弘扬和拓展?

    胡子祥: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同包括地震等在内各种自然灾害和疫情作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分别形成于党领导人民抗击特大自然灾害、严重疫情的伟大斗争实践,各自既有独特鲜明的自身特征,又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同样都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我们要从抗震救灾精神中汲取其理念、价值与方法,不仅为我们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如抗疫精神,提供重要精神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记者: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时代价值,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弘扬?

    胡子祥:“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所承载和彰显的精神力量、意志品质、价值旨归与科学方法,不仅为我们抗击各种重大自然灾害与疫情提供重要经验启示,而且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应对各种重大困难与风险的精神支柱,同时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凝聚起上下齐心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的成功经验与智慧结晶,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各阶层、各行业、各领域和各方面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凝聚起应对重大灾害的磅礴力量。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广泛联合各行各领域各方面的爱国进步力量,在全党全社会包括海内外广泛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

    二是砥砺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品格。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中国人民在抗击地震灾害中展现出顽强坚忍的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进路上,面临来自各方面重大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三是始终不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抗震救灾铸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地与各种自然灾害和疫情的斗争中得以接续和传承,在新时代以“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时代表达中呈现出来,内蕴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之中。新时代抗震救灾精神激励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是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与防治能力现代化。救灾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及其彰显出来的中国精神,不仅反映我国救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逐渐进步,还折射了“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当下落实“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提高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精神支撑。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