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法·权益观察 PDF版下载

版面: 法·权益观察

天津市妇联——

婚姻家庭纠纷化解机制在“你”身边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丽

    张某某与孙某结婚17年间,一直处于“要离婚”状态。双方均起诉离婚多次,却因巨大分歧,迟迟不能离婚。多年来,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法院、派出所、社区。如此焦灼的状态,让两人身心俱疲,甚至令女方张某某有轻生的念头。

    最终,天津市妇联发挥“联”字优势,让纠纷在他们身边化解,也令他们的生活归于安宁。

    张某某与孙某结婚时已48岁,系初婚,而孙某是丧偶且带一女儿,双方结婚后也未再生育子女。张某某认为自己与孙某结婚后付出了全部心血,为缓解家庭矛盾,娘家的拆迁款十余万元也给了孙某。而孙某对自己的付出不但无视,还有家暴行为。现其本人年老体弱多病,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居无定所,退休收入偏低,觉得今后的生活没有奔头了,来到市妇联求助时情绪已近崩溃。

    天津市妇联接访后,通过心理疏导平复张某某情绪,同时引导张某某依法理性解决婚姻矛盾。在其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又指派法律援助律师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历经两年多的时间,这起离婚案件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张某某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重新点燃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为此还专门送来了锦旗对妇联表示感谢。

    张某某离婚案件得以化解,得益于天津市妇联充分发挥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汇聚市、区、街乡镇各级资源和力量,围绕婚姻家庭纠纷开展多元调处化解,推动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初萌。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发挥“联”字优势,广泛发动妇女群众、巾帼志愿者参与婚姻家庭纠纷化解机制在“你”身边活动;就前期排查的重点婚姻家庭纠纷问题,联动公安、法院、民政等相关部门专业力量,集中化解;为基层妇联干部发放维权工作手册,助力提高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技能;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广泛宣传正确的家庭观、沟通技巧、育儿方法等,助力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

    围绕家暴、婚外情、遗产纠纷等重点问题集中开展专项化解排查。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优势,会同村、社区网格员主动排查存在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隐患,织密矛盾纠纷排查网;用好数据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及时发现报告矛盾隐患,预防和减少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违法犯罪;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及时排查梳理,对困难家庭、高风险家庭定期走访做好台账,并进行动态更新;依托维权站、调委会、巾帼志愿者等力量,开展矛盾预防化解及关爱服务,对案件跟踪回访,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合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示范性培训班,促进调解员在家事审判和化解家庭矛盾纠纷中发挥作用,提升妇联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天津市妇联与市委政法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家庭平安我助力 矛盾调处在身边——我的调解故事”征集宣传活动的通知》,向各区各部门积极收集并报送优秀事例或故事线索,联合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弘扬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通过市妇联官网、官微等平台发布女子学堂法律、心理课程,截止到8月底,已播发69期,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