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汉兵
喝米粉,是南充人最惬意的早餐。“小碗,牛肉,冒融(软烂)点!”“大碗,三鲜!”……清晨走进热气腾腾、香气弥漫的粉馆,这种吆喝声此起彼伏,听起来动听而亲切。
南充人吃粉不叫吃,叫“喝”。“走,喝米粉去!”一个“喝”字,搅动着味蕾,诱惑着胃,诠释着米粉的鲜香美味。
这“喝”不只是一种叫法,而是实实在在的动作。喝粉的人用筷子夹起一根粉或者一撮粉,送到嘴边,然后用力一喝,这顺溜的粉条就从碗里顺势而起,咕噜噜往嘴里、喉咙里和胃里钻,发出“嘶溜嘶溜”声响。
喝粉还要喝汤,这也是难得的享受。一碗米粉,往往是一半米粉一半汤。乳白的骨头汤里,加上一撮绿色的香菜和葱花,不仅好看,而且诱人。一碗喝下去,周身通泰。
汤,可以说是南充米粉的精髓,不仅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这汤的烹制过程,南充人更喜欢叫吊汤。吊汤一般都采用大骨,最常用的是猪筒子骨,也有用羊骨、鸡骨或鱼骨的。
粉馆一般都使用大铁锅,师傅把买回来的骨头洗干净,放入大铁锅里,大火煮开、中火沸腾、小火慢炖,熬得越久越香,直至汤变成乳白色。
我喜欢站在锅边看吊汤,骨头汤在大锅里翻滚,冒出或高或低的水柱,有节奏地跳动着,就像城市公园的喷泉。骨头的浓香让人食欲顿生,恨不得马上就能喝上一碗。
南充米粉有干米粉和鲜米粉两类。干米粉需要提前泡至七八分熟,然后用冷水冲洗到凉,浸泡在水中备用;不能泡得太久也不能太短,久了就会融,短了粉是硬心。鲜米粉则是用时烫热即可。
臊子制作更是慢工细活,得慢慢熬制。客人来了,抓一把备好的米粉,放入竹漏子里,在滚汤中冒(烫)几下即可出锅。最后加入臊子、葱花、香菜等,一碗米粉就大功告成了。食客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搭配油干、油条、煮鸡蛋等。
一碗米粉,是南充人念念不忘的味道。日复一日,这米粉的味道就在大街小巷流淌,积淀成南充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