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文/摄
秋天的蔚县,到处是一派丰收的图景。走进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只见烤烟、贡米、果蔬等作物正待收获,田野上、大棚里,村民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近年来,我们按照县里提出的党建强基、产业造血、环境塑形、文化铸魂、治理健体‘五大工程’,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串珠成链,实现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宋家庄镇党委书记任立冬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发展设施农业,村民增收文化兴
距离吕家庄村口不到五十米,有一处厂房,六七名妇女正在忙碌,有的分拣小西红柿,有的在把辣椒装箱。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飞向记者介绍,吕家庄是宋家庄镇区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行政村,665户2438口人。过去,村民都是种大田作物,收益较低。2016年,村里开始建大棚,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西红柿、辣椒、草莓等经济作物。目前,村里共有120个春秋大棚(一亩地一个棚)、88个暖棚。此外,村里还成立了4个种植合作社和1个农机合作社,组织种植户们抱团发展。
杨飞牵头成立的戎盛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去年种辣椒毛收入30万,今年受疫情影响,收入可能会少一些,不过也应该还不错。”杨飞乐观地说。
村民宋果玲家种着10个大棚,常年请了20多个村民,农忙时达到30个。“一个人一年能拿到1万多工资。”宋果玲说。
正在挑选小西红柿的村民宋果花,多年来一直种着100多亩青玉米,一年收入六七万元,勤快的她还要抽时间到合作社打工,“活儿也不重,能多挣些就多挣些,四个小孩子都在读书,得给他们创造好条件。”宋果花平和地说。
据了解,这两年,吕家庄村民的年收入从前些年的人均6000元,增加到人均1万元左右。
日益富裕的吕家庄村,文化生活也搞得有声有色。吕家庄是蔚县灯影戏的诞生地,有着五六百年的历史。这两年,村委会投入资金,支持吕家庄剧团发展,使灯影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如今,每当节假日,吕家庄村的鼓声、锣声响起,艺人们就会用一双双巧手在灯影幕布上演绎一幕幕动人故事,引来村民们观赏和喝彩。
发展庭院经济,家园美丽农家富
一大早,大固城村村民樊锦彪就在自家院子里摘豆角,一会儿工夫就摘了五六十斤。“今天摘的不多,最多时能摘二百多斤。中午有人上门收,也可以上不远的蔬菜批发市场去卖。”老人告诉记者,这几天老伴去给在城市安家的女儿带孩子,他就自己侍弄这一院子的蔬菜。
豆角、辣椒、西红柿、黄瓜、茄子、甜玉米……记者数了数,樊锦彪家院子里种的蔬菜足有十多个品种。
樊锦彪每年从5月份就开始忙着整饬菜园子,撒种、间苗、除草、支架、捉虫,精心管护,一直忙到10月份。该收的收,该卖的卖,一年下来这菜园子少说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再加上大田里的玉米和杂粮,收入足够支付老两口的生活开销。“现在日子好过了,也不用孩子给钱了。没事就出去旅游。”樊锦彪自豪地说。
在大固城,像樊锦彪家院子里的风景,几乎家家都有。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固城村村民还住在一座古堡里,后来陆续搬进了新村,“从古堡搬移时,村里进行了统一规划,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一个占地一亩二的农家大院。”村干部司昌义介绍,在镇政府和村“两委”的引导下,村民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半郊型农业,在自家院子里种菜,搞庭院经济,“仅靠这一项,村民就户均增收1万多元。”
宋家庄镇妇联主席朱永峰介绍,近几年,全镇齐心协力建设绿色田园、美丽家园、幸福乐园。2021年,大固城村作为美丽庭院示范村,美丽庭院覆盖率达到常住户的90%。
推进厕所革命,小村完成美丽蜕变
“原先的茅房在院子西南角,夏天气味很重,苍蝇乱飞,冬天上个厕所冻得哆嗦。现在好了,新式厕所很干净,上厕所不用出门。”说起村里去年推行的厕所革命,郑家庄村村民张月萍满意地说。
记者看到,张月萍家的新建厕所使用的是陶瓷的真空马桶,和城里人用的马桶一样,干净卫生,结实耐用。
郑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邢丙俊介绍,村民家里的真空马桶连着真空管网,真空管网后面连着大泵站,不仅能抽走粪污,还能把厕屋里的臭气给抽走,“用水不多,一小瓶矿泉水的量就够了。”
邢丙俊告诉记者,在厕所革命推进过程中,郑家庄的妇女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如今,全村排污管道已全部入户,其中,187户的厕所已改造完毕。
厕所改造是环境整治提升的最大难点,这个难点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如今的郑家庄,街巷整洁,荷塘边,杨柳垂拂,老人休闲唠嗑,孩童玩耍,构成了一幅岁月静好的乡村图景。
任立冬告诉记者,2020年,宋庄镇将郑家庄村作为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拼图打造,引进了南山小院精品民宿项目,“这一项目是贯彻县委县政府在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的基础上,瞄准京津消费群体的休闲度假需求,努力建设京津城市带的生态文化‘后花园’的重要举措。”
打造花园村庄,乡风文明上台阶
走进朱家庄村,一个新建的公园让人流连忘返。公园占地约25亩,里面花草绚丽,树木成荫,喷泉、假山、凉亭一应俱全,称得上休闲的好地方。
“这里原先是垃圾坑、垃圾堆,去年村里引进一家种植花卉苗木的企业,暂时不收土地租金,由他们给村子先行美化。”朱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国介绍。
朱家庄村只有304户人家,近些年,村里的男劳动力当司机,一年一辆车能挣20多万元,妇女们则就近到蔚县经济开发区的工厂务工,加上村集体也有一定的收入,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都不错。
富裕起来的朱家庄村重视乡村治理。这几年,村里设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红白事理事会,编写了村史村训和村规民约,建设了多功能的社会综合治理中心,组建了志愿服务队、纠纷调解队、妇女工作队等队伍,参与社会治理,做到小事不出村。村里每年要评选“平安家庭”“最美儿媳”“美丽庭院”,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形成了邻里礼让、友好互助的好风气。如今,朱家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朱家庄村早在2007年就办起了幼儿园,村里的孩子免费入园,2019年设立了“优秀学子”助学基金,对本村考上大学的孩子给予奖励。2020年,村里办起了幸福互助院,鳏寡孤独老人都可以入住。记者看到,幸福互助院里两排平房,每户两间房,室内室外十分整洁。
“现在住着11户14人。老人们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张建国说,“日子好了,要让老人们的晚年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