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刘旭
为提高主流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议题的关注和了解,提升对相关内容进行报道的能力,10月25日~10月27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社共同主办的2021青少年心理健康媒体培训研讨班分别在江苏南京、江西南昌举办。培训研讨班邀请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专家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全球状况和中国现状、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议题的报道、媒体人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对两地共40余家媒体的编辑记者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开展了专题研讨交流。
关注和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迫在眉睫。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12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发布的《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显示,据估算,在10~19岁的青少年中,有超过13%的人患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精神疾病。自杀是10~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近4.6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
围绕“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策略和实践”,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研究员、教授罗晓敏结合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发育特点,分析了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中国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疾病负担及相关健康策略。
媒体报道中如何做好儿童保护与儿童心理健康支持?培训研讨班上,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钱炜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新闻报道原则、媒体报道中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议题、媒体报道中的心理健康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就媒体工作者如何保护自身心理健康,与参会媒体人进行互动交流。
在促进、保护和关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健康与发展处田晓波结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全球状况、《儿童权利公约》,通过一系列数字、案例和法律法规,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相关策略,深入讲解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责任和媒体责任,并呼吁打破沉默、增加投入、拓展服务。
培训研讨班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培训希望能够帮助媒体人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提高对宏观背景及政策实践的认知,强化对法律法规、伦理规范的践行,维护好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推动构建儿童友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