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创·创业创新 PDF版下载

版面: 创·创业创新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大时代,风险随处可见,个人、公司、政府决策层应如何与风险共舞?当我们的出身、性格已形成了应对风险的底色后,我们在后天又能做什么以提升自我的风险管理素养?美国经济学家、“灰犀牛”理论首创者米歇尔·渥克谈危机管理及风险应对:

每一只“黑天鹅”背后都有“灰犀牛”


    试想你站在一片非洲大草原上,不远处一头灰犀牛慢悠悠地散步,它身形巨大,你不可能忽视它的存在,可你没有立刻避开。直到这头看上去笨重迟缓的猛兽突然向你狂奔而来,要将你撞翻,这时再想躲开却为时已晚……

    美国经济学家米歇尔·渥克借用灰犀牛这一动物,形容那些显见但又常被人们忽略的重大风险。2016年,她正式提出“灰犀牛”理论,出乎米歇尔·渥克意料的是,“灰犀牛”在中国大热,接受程度比欧美更甚。

    ■ 宋德萍 丁舟洋 朱鹏

    过度使用金融杠杆、对贷款人糟糕的信用视而不见,十多年前席卷美国和欧洲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引发了持久的震荡,米歇尔·渥克提笔撰写“白皮书”,敦促希腊进行债务重组,并最终形成了“灰犀牛”理论。《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出版后,欧美与亚洲对风险概念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让她转而对做出风险决策背后的人产生研究兴趣。她对于应对灰犀牛风险时个体和文化的差异研究,促使其第二本著作《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的诞生。

    日前,这位着迷于危机预测和风险应对的经济学者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所有的投资失败案例,其实都有预警

    更早之前,人们已广泛认识那只叫“黑天鹅”的风险。而在米歇尔·渥克看来,每一只黑天鹅背后都有灰犀牛,人们把精力花在那些难以预测和概率极低的“黑天鹅事件”的同时,具有明显警示信号、且会引发巨大危机的大概率事件——“灰犀牛”,也应引起重视。

    问:“灰犀牛”现已经成为人们认知和管理风险的重要理论框架,你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背景是什么?

    米歇尔·渥克:我的灵感来自于阿根廷和希腊在其面临主权债务危机时的不同应对方式。两个国家都看到了明显的危机,但却只有一方更及时地采取了行动。我知道这个问题不仅限于主权债务危机,所以我想以一种更共通的逻辑来剖析其中的缘由。

    纵观历史,人类其实一直在借助动物的故事辅助我们理解世界,所以我选用灰犀牛来解释。首先是因为犀牛大且危险,还有一个容易辨识的角;灰色则表达了我们误解一些显而易见事物的可能性其实大得惊人。在现存的五个犀牛品种中,有两个品种被命名为“黑犀”和“白犀”,但实际上所有的犀牛都是灰色的。

    问:你的上一本“灰犀牛”在中国成为畅销书,你觉得其在中国大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米歇尔·渥克:我问过很多中国读者关于这本书成功的原因,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答案是:“你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讨论某些本已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思考方式。”我还发现,当我在中国的时候,中国读者对我所感兴趣的金融风险也同样感兴趣,我们之间的沟通非常好。但当我回到美国后,就感觉像换了个世界,大家只想继续做大金融泡沫而不在乎后果。许多美国图书编辑相信人可以很好地处理“明显的危机”,所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需要专门用一本书来解释。

    问:第二部“灰犀牛”中文版已经在中国出版了,为什么会想要继续探讨“灰犀牛”?

    米歇尔·渥克:过去几年,我到中国旅行了很多次。有一年夏天我在上海,当时天已经黑了,外边还下着暴雨,一个年轻人问我要了签名和合影,然后他对我说:“你的书给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帮助。”

    我非常感动,也很震惊,因为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的专长在政策和商业领域。自那后我开始关注个人层面的灰犀牛事件,比如事业转折、亲密关系等。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思考这些事件与我之前关注的政策和商业层面的灰犀牛事件是如何产生关联的。

    一开始我找不到思路,直到我跟一位投资人朋友聊天,他告诉我所有的投资失败案例其实都有预警,并且这种预警不关乎商业模式、产品质量,亦或是经济大环境,而是CEO本人在风险决策上的糟糕表现。比如,一个会醉酒驾车、超速驾驶、婚内出轨、家庭暴力的CEO,在商业上的风险决策是很有可能会出问题的。

    你的“风险指纹”,会告诉世界你是谁

    中文版《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的封面上醒目地站着一只由指纹螺纹绘制的犀牛。这来自于米歇尔·渥克提出的新概念“风险指纹”,当我们做出风险决策时,就告诉了世界“我是谁”。而如果风险应对如指纹一般天生、不可改变,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自己踩进同一个坑。

    问: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觉得个人在面对“灰犀牛”事件时,能够做出与自身性格不同的决策吗?

    米歇尔·渥克:就像指纹中的拱门、螺纹一样,你与生俱来的个性是预先确定、无法改变的,它们固然会影响你对风险的决策,但这种与生俱来的个性会与你的后天经历相互作用,从而创造出新的感觉和行为。也就是说,个人可以通过培养习惯以及改变身处的环境,从而做出最佳的风险决策。

    我经常会被问到有没有“理想型”风险性格,其实,不同的性格会有不同的适用情景,重点在于你是否选择了适合你性格的工作和生活。比如有的人喜欢寻求新鲜感,而有的人则安于现状。我认为,将自己置于一个能做出最匹配自身个性和技能的风险决策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问:创业就可能失败,结婚就可能离婚,个人生活中的所有选择都有风险。你觉得个人要如何构建预防“灰犀牛”的体系,以面对日常生活中众多的灰犀牛?

    米歇尔·渥克:培养自我意识是关键,我们要不断追寻自己做出选择背后的原因,获得对自己的强大洞察力,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个人可以尝试养成一些习惯,比如经常问自己,在自己的事业和人际关系中最大的灰犀牛是什么,然后评估自己应对得如何,同时思考还可以做出哪些调整从而应对得更好。

    我们需要定期主动了解有关自己生活中的灰犀牛知识,同时咨询和你意见不同且可靠的人。当你了解得越多,你的防御系统才会构建得越好,你也就越有可能以正确的方式去应对灰犀牛。

    老龄化问题代表着真实的“灰犀牛”

    经济学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经济学不仅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经济决策不是凭空发生的,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为经济学家提供了“解题思路”。在米歇尔·渥克看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全面融合,对全面了解世界和应对挑战至关重要。

    问:你如何看待个人或组织在感知到灰犀牛后,依旧没有进行有效应对的现象?

    米歇尔·渥克:人在面对灰犀牛后仍无所作为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具备改变结果的能力,亦或是他们觉得那是别人的责任,这是非常危险的。在风险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人们知道具备做一些简单有效的事情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达到改变现状的效果。

    问: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高房价、高养育成本等问题让已到生育年龄的人倍感压力,你觉得从决策者层面,应如何更好地鼓励生育?

    米歇尔·渥克:老龄化问题代表了一些非常真实的“灰犀牛”。鼓励人们生育更多的孩子,可能有助于改善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比例,但随后需要面临的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以及地球资源如何支撑这么多人生活的问题。

    所以这需要其他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的经济结构是否可以使老年人从技术变革带来的生产力提高中获得相应的生活支持?政策制定者能否提高人均 GDP 而不仅是 GDP 总量?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应用新技术和改变生活方式,使每个人对地球的影响变得更小?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