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韩亚聪
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国之名的庄严承诺和全面规划勾勒出了一个“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近日陆续发布,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任务。
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传递出一往无前的“国家决心”。但再宏大的国家行动,最终都要落实落细,尤其是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样的“绿色目标”,更是一个个“最小单元”目标的集合体,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
无论是实现绿色发展,还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方案等都提出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践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即使称不上唾手可得,也不算是多么难的一件事。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公共交通出行……在日常生活中,诸多这样的细节看似渺小细微,却恰恰是个人绿色环保意识的最直观体现,也是保护美丽家园的起点。
同时,绿色家庭创建也需要行动引领,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节能环保等方面,以“家”为单位的改变,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有力的。可以说,每个家庭的生活态度,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我爱我家”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带头做、子女跟着学,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融进家庭家教家风之中,以此塑造新的生活方式。包括妇联在内的组织和部门,也可以通过宣讲、评选、表彰等方式,积极传播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发掘绿色环保家庭典型,推动绿色家庭创建,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我们对生活持什么态度,决定了生活将给予我们什么。在这样一个对人类生存危机“觉醒+行动”的时代,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应该成为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文明素养和生活准则,成为我们“完美生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