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 田倩倩
12人,24小时,830余管样本……这些是甘肃定西市通渭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组每天的“工作数字”,为了守护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不分昼夜,已经在核酸检测点坚守了一周多时间。
自本轮疫情在兰州开始蔓延,通渭县全县上下进入疫情防控备战状态,每天有大批人群在做核酸检测,而核酸检测数量的增多,对通渭县疾控中心PCR实验室核酸检测组来说,意味着工作量的剧增。
在通渭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这支由11名女性和1名男性组成的核酸检测团队:有人刚做完实验出来,脸上都是褶印;有人“全副武装”正在实验室做实验;有人正在核对数据、填表……每天,他们都要经历样本接收、试剂准备、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结果录入、报告审核等一系列步骤,忙到不分昼夜。
“昨天晚上,我们做完实验到房子里已经是凌晨三点四十分左右了,我们讨论了一会儿,记录数据,弄完时已经凌晨四点多了。”通渭县疾控中心PCR实验室负责人牛丽娟说。
核酸检测工作任务重、节奏快,作为整个实验室的负责人,牛丽娟很少休息,当问及“最近是不是很累,黑眼圈有点重”时,她短暂沉默,哽咽着说:“五天四夜没有睡……我负责的这块,不仅要做实验,还要负责外面……”
“这么大的检测量,越忙的时候越害怕出错,我们谨慎仔细,千万不要出现其他错误,这样忙一点累一点感觉值得。我能保证我所发出来的这份报告,算是有点成就感吧。”牛丽娟说。
整个核酸检测组每天都是轮班进行核酸检测,为了第一时间保证检测出结果,他们几乎不回家,一组结束检测,另一组就接着去做检测。
夜幕降临,通渭县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点仍旧灯火通明。
牛丽娟在门口安排工作,让接下来轮班的检测人员有空就抓紧休息,随时准备接班。
实验室核酸检测组成员魏彦霞说:“差不多她们现在进去,应该要3个小时。她们是384个样,费的时间会多一点儿,出来之后,实验室消毒完毕,差不多到凌晨十二点,我们又准备连着做两轮实验。”
魏彦霞家离得特别近,就在实验室隔壁小区里。她已经好几天都没回家了,每次做实验特别晚的时候,看着自家的灯火,她知道家里人在等她,有时候家里的灯一直亮到天亮,但她却回不了家。
“我印象特别深,去年支援武汉抗疫的时候,我觉得那些逆行者特别伟大,想说人家是怎么做到的,抛下了家人、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现在我觉得,他们真的不容易!不过这次,我们实验室的同事没有一个人退缩。”魏彦霞说。
雷晓东是团队中唯一的男性,刚来通渭县疾控中心一个月。他说在这个团队,大家就像亲人一样,互相鼓励、相互理解,而他眼中,团队里的每个女性都在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
“工作中,她们是一群干活特别仔细的人,任劳任怨、特别忘我,平常人都想不到她们是一群女孩子。”雷晓东说。
核酸检测工作开始以来,截至10月28日,通渭县疾控中心PCR实验室共做了65260人的核酸检测,6492份样本,其中,一天检测最大量为1960余管,平均每天检测830余管。
“在这个特殊时期,这是我们实验室、我们这些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一切熬过去就好了。”牛丽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