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场,不过是偶尔突兀的土味台词,偶与那奢靡的氛围格格不入,至后半场,一切都变了。
物欲横流下的爱情,渐渐地失控、崩坏。回想那如实还原点燃第一炉香袅娜缥缈烟雾升腾的唯美片头,再看这写实到发丝与指尖的片尾,违和得不像是同一个作品。
■ 钟玲
越是繁华,越是苍凉;越是喧闹,越是孤寂……
看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悲是喜,总在那些华美的语言与缤纷的意象构成的文字里读到这样一种奇特的味道,仿佛快乐也带着疼痛,欢喜也带着悲伤,而莫名的哀怨,也一层一层地叠加然后弥漫开来。
被奉为张爱玲成名作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亦如此。她的字里行间多是在倾诉乱世浮生,于那个时代背景下生存的女性不可控的命运。她以清醒之眼睛洞察世事,以讽刺之笔调投影现实,表达的是她对社会的不满与反思。
能把张爱玲作品影像化且拍出些许意蕴的导演并不多。曾经,许鞍华是其中一个。
20世纪90年代,许鞍华将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搬上了大银幕,并沿用了小说再版时所改的名字《半生缘》。尽管吴倩莲饰演的顾曼桢也被一些人诟病不太符合原著,但那部影片依旧被许多人誉为经典,在许鞍华自己的解读下,那个原本残忍、虐心的苦情故事,纵然悲剧力量不可媲美原著,却也自有爱恨离殇、命运无常的惘然之味。这成了我对许鞍华再次操刀张爱玲作品有所期待的必然。可惜,由许鞍华执导的电影《第一炉香》上映一周有余,口碑与票房均不理想,截至11月3日,豆瓣网评分5.5,票房不足6000万元。一个不懂张爱玲的许鞍华被广泛热议,有关选角的各种嘲讽也如海啸般疯狂。
我并不想被左右。
将影视作品与原著做对比似乎是常情,可这一次,当书中那个战前香港的浮华世界在我面前揭开面纱的时候,我忽然想,如果,忘掉那个清冷、凉薄的张爱玲,忘掉原著里的葛薇龙、乔琪乔,也忘掉原著的精髓、深意,只当《第一炉香》就是一个简单的俗世爱情故事,可不可以?
如此心态,在走进《第一炉香》的世界时,我反而没有那么多的不适,至少在前半场。
影片改编自张爱玲1943年刊载于《紫罗兰》杂志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讲述的是殖民地时期的香港,投靠姑妈的女学生葛薇龙与花花公子乔琪乔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原本单纯、天真的葛薇龙,遇到唯爱自己的浪荡公子乔琪乔瞬间沦陷,为他,低到了尘埃里。为留住爱情,为能在声色犬马的上流社会生活,葛薇龙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沦为他人的赚钱工具,变成了交际花。
暂且不说,故事讲得如何,《第一炉香》的画面,着实精致、华美——唯唯诺诺的葛薇龙,走进姑妈梁太太位于半山的豪宅,那个动荡年代纸醉金迷的香港,就从书中走出来了。许鞍华在这一点是忠于原著的,以梁宅为缩影代彼时并非太平盛世却灯红酒绿的旧时香港。画面里的梁宅,巍巍的白房子,有着仿古的碧色琉璃瓦的屋顶,在湿润的雾气雨丝中,神秘、诡异。顾盼生姿的姑妈,眉眼青涩的葛薇龙,以及那些穿梭往来的形形色色的人们,觥筹交错间推盏言欢。摇晃的酒杯,华丽的旗袍,妖娆的身姿……一同构筑了花花世界的浮华幻象。
但,画面再美,也拯救不了故事的贫瘠。144分钟,《第一炉香》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刻画葛薇龙一步步跌入乔琪乔有心亦无心织下的网。前半场,不过是偶尔突兀的土味台词,偶与那奢靡的氛围格格不入,除此之外,我是觉得还是好看的,甚至,每一帧都美得可以做壁纸。雨水打湿的屋檐,微风中飘动的窗帘,暗夜里滋生的不安情绪……而细节铺陈的点滴,流动在空气里的都是暧昧气息。
至后半场,一切都变了。
物欲横流下的爱情,渐渐地失控、崩坏。
先是男女主角的饰演者彭于晏与马思纯之间,缺少那一点即着的爱的火花,尽管阳光健硕的彭于晏演出了一个浪荡公子的不羁、滥情,可他与葛薇龙的一场情动,既无浓情也无蜜意。
灾难性的,是葛薇龙深陷爱情里无法自拔的癫狂。她散乱的头发,昂起的头颅,呆滞的眼神,各种伤情感怀都在生硬地“扮演”着“我爱你缘何要被你伤害”的痛苦。因爱情、金钱、权力的诱惑而堕落的葛薇龙,在失去爱情后的种种造作,让我想起的是一个个青春疼痛文学里的女性形象,像饶雪漫的《左耳》里为爱勇敢付出一切的黎吧啦,但葛薇龙没有黎吧啦的青春、俏皮;像郭敬明的《小时代》里为爱隐忍卑微如同蝼蚁的南湘,但葛薇龙又没有南湘的高傲、美丽……都是为爱痴狂的女子,黎吧啦与南湘尚有可爱之处,偏偏后期的葛薇龙就是一个抑郁症、偏执狂,日常性自我毁灭……
瞧,当故事越来越趋向完整,即便只当《第一炉香》是一个爱情故事,也没有多少魅力。更何况,碎片化的叙事逻辑,缺少心理活动的刻画,导致葛薇龙心态的转变,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惶恐,乃至欲拒还迎,为爱奋不顾身都太牵强了。
若与原著的内核做对比,就更能体会什么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爱而不得”是电影《第一炉香》的主题,但原著是一个因欲望迷失自我的故事,其内核聚焦的是爱情的幻灭,是殖民地时期的香港女性的生存困境。葛薇龙沦为金钱欲望的奴隶,既有外因的推动,也有内因的催化。影片中的葛薇龙,单纯变成为爱痴狂的疯子。
原著中,乔琪乔与葛薇龙有着世俗化的美好结局,他们婚后依旧在一起,可背后却蕴含着深不见底的悲哀。有限的文字可做无限的留白,点到即止也能令伤痛四两拨千斤。可影片里,画蛇添足地增加了原著中没有的桥段:在乞求乔琪乔赠自己一句谎言未果后,葛薇龙打开车窗对着天空的那一句呐喊,“我爱你,你个没良心的”,粉碎了前一秒画面的美好。
优秀影片的结尾,有时候留白也能让人回味悠长,《第一炉香》却反其道而行之。我多希望自己没有看到这一幕,那样,我至少还能保有一分原著里从黑暗跌入黑暗深渊的神秘感。如今,我只感到了一丝尴尬。回想那如实还原点燃第一炉香袅娜缥缈烟雾升腾的唯美片头,再看这写实到发丝与指尖的片尾,违和得不像是同一个作品。
只有其形,未有其魂。
这既不张爱玲,也不许鞍华。
曾几何时,我是许鞍华的拥趸,我喜欢许鞍华那颗悲悯之心在无论多黑暗的故事里都留有些许温存,也喜欢她无论漫谈时代命运还是人间烟火,总能以细微之处见精神,且拥有化悲痛于无形的力量。
可这一次,我没有这种观感。而张爱玲作品一贯的含蓄、克制、淡然、冷漠、犀利,以及一针见血,之于许鞍华的《第一炉香》也难寻觅。
《第一炉香》的摄影指导是获奖无数的王家卫御用摄影师杜可风,担任服装和造型设计的是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和田惠美,音乐监制是坂本龙一,由业内顶级大咖组成的梦幻阵容与擅长写实主义的许鞍华合作,却辜负了张爱玲作品的复杂蕴涵和深远寓意——当一曲旧时代困于男权社会的女性悲歌,变成了青春疼痛文学对于爱情的哀叹,哪里还有张爱玲笔下那种悲壮苍凉之美?
终究是可惜了,如此豪华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