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美·看点 PDF版下载

版面: 美·看点

《霞光》:塑造人物弧光,每个笑点都是泪点


    ■ 林夕

    由郝岩编剧、毛卫宁执导、佟丽娅、陈昊、刘威、丁嘉丽等主演的谍战生活剧《霞光》在央视电视剧频道和三大网络平台热播,夺得收视之冠。在观剧前笔者有幸阅读原创小说(原名《高大霞的火红年代》),小说与影视作品是两种艺术形式,前者通过文字的魅力,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后者通过听语言,给观众以感官享受。两者共同之处,是塑造打动人心的人物角色,让读者、观众产生代入感,产生共鸣。

    《霞光》与以往的谍战剧有所不同,主人公高大霞性格豪爽,行事高调、张扬,看上去有点“傻”,用大连话说“彪”,而隐蔽战线工作最重要的是隐蔽、低调、内敛、谨慎,稍有不慎就暴露身份,执行任务失败,生命受到威胁。所以乍一看,高大霞的人设有些错位。

    其实不然。故事发生在特定环境下,1945年的大连是“特殊解放区”,抗战胜利后被苏联军队接管。由于这一特殊性,和以往很多谍战剧的背景不同,不是敌在明我在暗,从事地下工作,而是双方都在明面,因此高大霞不需要隐蔽,她的身份是公开的。

    当年日军侵占大连,高大霞是抗日放火团战士,烧日本人的仓库、会社、码头,累计放火近60次,给日军造成重创。日军追捕她,组织便送她去牡丹江隐蔽。抗日战争胜利后,她重回故里,作为放火团女英雄,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带着昔日荣耀和未来向往,风风火火地投入工作,又飒又爽,很符合人物的性格。

    高大霞和傅家庄等革命同志联手,与方若愚、麻苏苏为首的国民党争夺大连,展开“夺城之战”。这一时期发生在大连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抓捕潜藏的日军战犯,铲除国民党特务在“搬家运动”中的破坏行动,柳青受中央指派到大连担任主编,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共产党宣言》,吴运铎受命在大连组建兵工厂(523厂前身),为解放战争制造和输运军火,1949年开国大典的礼炮和烟花转运北京等重大历史史实,都以高大霞为轴线展开叙事,展现大连对新中国的突出历史贡献,真实记录了这座城市的英雄过往。

    高大霞的性格、命运随着故事展开发生变化,从女英雄荣归故里,奔放果敢,一路向前冲,后被方若愚阴谋陷害,蒙受冤屈停职,接受组织审查,陷入人生低谷,她的性格变得内敛,谨慎,但她在逆境中逐渐成熟,成为一个内心强大、智勇双全、担当重任的优秀共产党人。她的个人成长与主线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作为反派代表的方若愚,他的人物弧光也非常清晰,从最初目标坚定、顽固不化的国民党特务,到后来因为女儿开始动摇,在执行剧院爆炸的破坏行动中,为了保护女儿,最后一刻放弃行动,呈现出真实的人性。无论党派、身份,父亲与女儿的骨肉之情是无法割舍的,而他的内心,也渴望和平生活。剧中,也展现了个人与命运在时代洪流里的变迁。

    另一反派人物老姨麻苏苏,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但她也并未完全泯灭人性,她会收留快被冻死的流浪汉甄精细。他之于她,与其说是手下马仔,不如说更像是她的儿子,让她流露出一丝母性。这是残酷杀戮中,唯一让她柔软的人性之光。

    《霞光》,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人情细微处雕刻时光,将小人物置于大时代之中,塑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这缘于创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细致观察和思考。而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叙事方式,都带着幽默诙谐的轻喜剧元素,且不浮夸、不刻意。幽默源于人物性格,诙谐桥段自然合理。也许是东北人天生具有乐观主义精神,自带几分喜感,只不过,有斗争就会有牺牲,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笑点背后,都藏着时代的苍凉,现实的残酷。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