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王江平
“只有把老百姓的事放心上,做到群众的合理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大家才会越来越有干劲,生活才能越来越好。”11月2日,在新疆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访局的驻村相关负责人一边翻阅着村群众反映困难和问题的台账一边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道。
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多、矛盾频发、管理难度大,以前,这个位于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克孜勒镇的喀拉萨村时有村民上访。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入驻喀拉萨村,8年来,工作队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村情,通过拓宽渠道、健全机制、分类解决等方法,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如今,广大村民的困难解决了、人心齐了、钱包鼓了,日子越来越好。
“从‘接访’到‘走访’,我们信访局干部从驻村伊始就接力为当地群众谋发展、谋幸福,时刻把老百姓的事放心上,让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自治区信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采访中,提起工作队,这个有着500多户2100多人的农业大村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不停地夸赞党和政府派来的干部,“多亏工作队帮助了我,救了我们一家。”村民喀吾力·伊不拉音说。据了解,8年来,自治区信访局驻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工作队协调争取交通、住房、用电、农田灌溉等民生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千万元,促使许多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帕太姆生活的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乌尊艾日克村,以前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在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相继成立了扫把厂、糖稀厂等16个小工厂,28名个体户带动全村90%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我们乡有23个行政村,曾经22个村是贫困村。这几年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一个个村脱贫摘帽,迈向了小康生活。”阿克萨拉依乡党委书记蒋鸿波说。
“有问题找工作队”早已成为新疆各族群众的共识。据了解,8年来,新疆各级信访驻村工作队坚持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做到群众心里,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不仅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更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