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非从
F说:我很努力地经营着亲密关系,下班后给老公做饭,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做什么,一直给他最大化的满足。老公也很顾家爱孩子,但我发现只要我俩关系一亲密,他就对我很不接纳,总嫌弃我这做不好,那做不好。
我想说的是,对于F来说,她付出了太多。而关系中低效的付出,伤害的是自己。
F有一个无意识的规则:想用做饭换老公的接纳和认可,这属于现实换情感。关系中有两个维度:现实维度,我在现实上为你做事;情感维度,我做的事让你体验到被认可、被接纳、被重视等。但这两者并非是对应关系,如果混淆,就容易伤害到自己。
用情感换情感原则
感情中把握一个原则:现实换现实,情感换情感。
现实换情感很难换来,你如果要通过做家务换认可,这就是现实换情感。你用照顾老人换体谅,这个也是现实换情感。你为对方付出很多,可以换来什么?你最多可以换来他在现实层面上为你付出。就是你为他做一些事情,他为你做一些事情。
你想用现实换情感不是不行,而是通常会带来求而不得的痛苦。如果你想得到对方的重视、体谅、认可等情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情感换情感。你给对方重视,要比你为他做饭,更容易让你得到被重视。你给他认可,要比你为他做事,更容易得到他的认可。你给他体谅,更容易得到他的体谅。
如何避免无效付出
怎么做是在用情感换情感呢?很简单,你做这件事情,你的出发点是想让他体验到什么样的情感满足,而不是舒服。当你做饭他可以吃饱,请问他会感觉到被重视吗?如果你做了饭,他只吃饱了,没有感觉到被重视,你就对他来说就是现实满足的付出,而非情感满足的付出。
你照顾老人和孩子,你是在现实付出了,很辛苦,但他会体验到自己被支持吗?
你在做这个事情时,如果你的出发点是让他体验到情感满足,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是在付出情感,如果你的出发点是把这个事情做了,那么你就是在现实付出。
因为围绕着你的出发点,你可以更精准地去做一些付出,避免无效付出。
所以,要从情感需求的角度去满足对方,而不是从现实角度去满足对方。
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感需求
首先得知道他的情感需求是什么?对他人的情感需求敏感,你才能有意识捕捉到正确的需求。怎样才能知道他人的情感需求呢?你得先知道你的情感需求是什么,你对自己的情感需求敏感,你对别人的就会敏感。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情感需求是什么呢?
态度上,重视你自己,你想要什么比你应该做什么更重要。技术上,觉察和学习,你需要对自己保持觉知,来觉察自己内心的需要。经营关系其实就是要清晰自己的情感需求,清晰对方的情感需求。
(作者系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