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11月11日至13日,第四届巴黎和平论坛举行。基于对“和平”“差距”等问题的多层次认识,论坛围绕多边主义、气候变化、性别平等、网络安全等议题进行对话交流。其中,与会者聚焦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和多边行动,充分关注了疫情给妇女发展带来的挑战,为确保全球复苏中的性别平等提出了切实建议。
■ 闫朔 李英桃
2021年11月11日-13日,第四届巴黎和平论坛举行。论坛由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倡议发起,旨在促进国际合作、优化全球治理、维护多边主义。由于11月11日是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休战日”,论坛的开幕时间一般选在每年11月11日前后。论坛已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举办了三届。
关注多重“差距”,优化新冠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
第四届巴黎和平论坛的主题词是“关注差距”,希望通过讨论全球治理中现存的各种差距与不平等,提出更好地实现全球共同利益的政策措施,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提供新的行动原则,促进全球团结合作,推动更坚实、更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复苏。本届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者包括一些国家和政府领导人以及一些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负责人等。
论坛所关注的差距和弥合差距、优化全球治理的努力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弥合公共卫生和经济复苏方面的行动差距,让所有人都能及时接种疫苗。其次,弥合关于全球公域的目标差距,加快减排速度、深化适应能力,推动治理气候变化的努力,重视生物多样性和海洋问题,强化数字空间治理,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推进人工智能道德和数字权利法案倡议。再次,弥合南北差距,持续关注在疫苗、债务和气候问题上的南北分歧,致力于全民免疫、金融恢复,推动南南合作及两个或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开展的三角合作。最后,弥合包容性差距,强调妇女权利,降低新冠疫情对性别平等的负面影响,同时致力于消除社会精英与大众间日益扩大的差距。一些政治领导人在讲话中着重提到财富差距和性别不平等扩大的问题,承诺为实现平等而努力,呼吁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提高新冠疫苗本地生产能力,为应对全球变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更多行动。
本届论坛围绕80个全球治理创新性解决方案进行了交流。这些方案主要覆盖应对新冠疫情、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治理数字领域、促进男女平等和加强南南合作等。这些都是为消弭差距、优化全球治理所采取行动的组成部分。
关注“性别差距”,将性别平等置于全球复苏的中心
在全球治理存在的多重差距中,性别差距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进一步扩大,性别不平等进一步加剧,女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有学者从多个方面做出了分析。首先,疫情对性别平等的直接影响体现为,妇女留在家中的时间增多,承担的家务劳动和照料的责任增大,遭受的家庭暴力增加。其次,由于妇女在工作场所的职位总体低于男性,多受雇于娱乐业、零售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部门,从事缺乏法律和社会保护的低薪、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工作,加上生育和照料负担,在经济不景气和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她们更易失业,且难以重返劳动力市场。第三,全球新冠疫情决策中缺少性别视角,性别和性健康专家的严重不足也会影响到应对疫情的关键决策。
实现性别平等是本届论坛的优先议题之一,与会各方的具体讨论主题包括:“预防和治疗:应对新冠疫情时代对妇女的身体暴力与数字暴力”“网络骚扰热线”“负责任:在公共决策过程中赋权妇女”“韧性的教训:确保全球复苏中的性别平等”“妇女土地权利的经济正义”“妇女企业家加速倡议”“支持阿拉伯妇女参与和平谈判”及“未来科技对两性平等的影响”等。“妇女反假新闻观察站”“关于赋予妇女权力的三角合作”等项目也受到论坛的重视。而“包容性人工智能联盟”项目则聚焦系统性的性别、种族和其他交叉偏见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是当前人工智能(AI)和算法决策(ADM)过程的核心,提出要致力于创造新机会、纠正历史上一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在关于确保全球复苏中的性别平等的对话中,梅琳达·盖茨等与会者指出,一方面,女性领导的企业在疫情中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妇女正在以韧性和创新精神积极应对新冠疫情。与会者倡导联合国和各国决策者进一步关注妇女与女童,对抗疫情带来的性别平等成果倒退的现实,将性别平等置于全球复苏的中心,倾听妇女的声音,重视妇女和妇女创业精神在重建疫后世界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凝聚“新共识”,推动“有效的多边主义”
根据巴黎和平论坛的界定,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而是由有助于缓解国际紧张局势的所有方案组成的,包括缓解资源短缺的合作,能够引导权力竞争、更好管理全球公共产品的国际制度,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的监管制度,以及构建更加和平的社会代际纽带和性别平等。
在2020年举行的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的关于“凝聚后新冠疫情世界的新共识”的大讨论一直延续至本届论坛。以“后新冠疫情世界的新共识”为主标题,论坛对话交流涉及“如何养活我们自己”“新未来的新商业模式”“国际合作应对网络威胁”“全球复苏的多边合作”“全力以赴——迈向包容性多边主义”“未来是协作的——解决全球特大危机的三个步骤”等众多内容。
本届论坛在聚焦差距和不平等问题的同时,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巩固团结、投资发展,弥合全球治理中存在的多重差距与不平等,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适合的、有效的全球协调,优化全球治理,应对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实现持久和平。巴黎和平论坛总干事瓦伊斯认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正在动摇多边主义,需要动用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来促进国际协调、增强国际社会凝聚力,在应对威胁全人类的问题上取得进展。马克龙总统则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特别强调,巴黎和平论坛的意义就是“有效的多边主义”。
论坛设有专门讨论国际合作的具体议题,例如“来自南方的启示:如何推动南南合作”“三角合作:促进南北伙伴关系”“弥合团结差距:发挥金融工具的优势作用”及“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利用国际合作在线推进国际和平与稳定”等。论坛特别重视不同层次行为体之间的合作问题。在11月13日举行的论坛闭幕仪式上,与会者结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的成果,就如何实现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目标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倾听来自“全球南方”的声音,关注在不平等权力关系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妇女与其他脆弱群体的需求,努力形成全球治理合力,才有可能切实弥合全球治理中存在的差距和不平等,真正走在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李英桃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闫朔为该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