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时讯 PDF版下载

版面: 时讯

教育部印发指南关注学生健康行为和习惯养成, 主要涉及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

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消息 据教育部网站15日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明确,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主要涉及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

    《指南》明确,5个领域分别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这5个领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影响。

    《指南》指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有序铺开,总体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

    《指南》明确,小学阶段主要是基本知识介绍、具体技能训练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初中阶段要注重讲解原理和机制,深化学生认识,强化健康行为养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高中阶段主要强调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和意义,以及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南》要求,各地各学校要组建以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专家为主的指导组,加强统筹、指导,确保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课程教材的准确性、系统性。要科学确定评价重点,既要考评学生的健康认知水平,也要关注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习惯养成,以及对他人健康行为的影响等。要采取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及行为表现观察记录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