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钱天艳
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搬起一盆盆花木,在庭院内摆造型搭小景,交流养花心得……连日来,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三级妇联执委、女企业家代表、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开展走访慰问,和姐妹们欢聚一堂。
这是海盐县妇联建立妇联执委实施“12345”亲情网工作机制的活动缩影。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海盐县妇联围绕“千名执委姐妹连心活动”,在全县妇联执委中建立“12345”亲情网工作机制,即选好一支队伍,列出两张清单,开展“入户访三情”,做实“走亲四必访”,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全县1000多名妇联执委走进社区、乡村“零距离”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让妇女群众看到妇联身影,听到妇联声音。
帮助妇女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澉浦镇紫金山村的妇联执委王菲在走访时路过孤寡老人姚奶奶家附近,听到姚奶奶在路口哭泣。一打听,原来是姚奶奶家里的马桶坏了,却一直找不到人修,急坏了。姚奶奶前几年摔伤腿,只能靠拐杖走路,很多事无法自己解决。王菲得知情况后,立马帮忙联系了维修工人,上门帮她维修。之后,王菲又为姚奶奶罗列了家庭需要帮助的“问题清单”:家里灯泡忽明忽暗需要维修;种的蚕豆到了收割的季节,但是自己没有能力收……这些问题,王菲在后续的帮扶过程中一一解决了。“谢谢你,我没有孩子,你比我的孩子还亲!”姚奶奶感激地对王菲说。
这样“问题清单”变“幸福清单”的故事,在海盐一直在上演。在“12345”亲情网工作机制的落实中,1000多名妇联执委都为自己联系的妇女群众列出了两张清单,一张是联系走访清单,一张是妇女需求清单。其中,联系走访清单要求每名执委需要联系10名以上的妇女群众,并将走访情况录入“嘉家福”家庭建设综合平台。据平台统计,截至今年11月上旬,已经开展走访17594次,妇女需求清单也将近1270份,帮助群众解决大大小小问题2846个。
“项目领办”办到群众心坎上
“我家孩子想听绘本故事,可是家里离县城太远,去绘本馆又很不方便。”海盐县妇联执委、县妇儿活动中心主任顾雁萍在走访联系妇女时,频频听到有父母这样抱怨。为了把这个“麻烦事”解决,顾雁萍领办了“绘本妈妈·故事童年”的执委项目,通过中心的专业老师帮带,招募社会上的爱心妈妈一起加入该项目中,将讲绘本的阵地从妇儿中心向村(社)延伸,并且实行绘本课全免政策,让家长们不仅方便带孩子听课,而且还能享受免费的待遇。今年来,已经入村(社)开展69场,惠及家庭758户,得到广大家庭一致好评。
执委领办项目是海盐县妇联为了更好地推进执委推进“12345”亲情网工作机制所建立的领办制度,以执委项目领办机制为抓手,立足执委本职,发挥执委特长,创建执委工作室或联络站,建立执委接待日等机制,带领广大妇女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今年来,各级执委着眼本辖区妇女群众的所急所需,围绕妇儿维权、就业创业、扶贫帮困、家风家训、优美庭院创建等民生实事领办项目327个,项目触角延伸至镇(街)、村(社)、企业、农户等,各类项目汇聚成网实现妇联工作全域覆盖。
“走亲四必访”架起连心桥
“天这么冷,你还专门过来啊!”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林小晴(化名)看到姚慧青从县城特地开车半个多小时来看她,很是感动。“这是送给你的油、洗衣液,还有一些我自己包的粽子”。姚慧青是海盐县妇联执委,也是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近期,她所在的公司开发了一批新口味的粽子,特地带一些过来给结对的林小晴尝尝味道。油和洗衣液等物资则是海盐县妇联考虑到执委去看望困难家庭时常自备物品,所以这次特地为执委们准备了一些日常用品,让执委走访时送给结对的困难姐妹,一个月内已经送掉油和洗衣液各100余桶。
除了看望慰问,对困难家庭,执委还帮其“造血”。海盐县妇联执委、悦家社工事务所负责人沈玉英也结对了沈荡镇的贫困家庭4户,指导种菜种毛豆,今年已帮助她们实现8万多元的创收。
在“四必访”走访中,县镇村三级执委全部落到镇(街)、村(社)中联系基层妇女群众。执委联系的姐妹虽有远有近,但这不妨碍交流沟通,执委们都给联系的姐妹建立了“姐妹连心”微信群,群里畅聊家常,群外面对面诉衷肠,线上线下编织起县域化姐妹连心亲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