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美·口述 PDF版下载

版面: 美·口述

文物修复师王春燕: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王春燕正在修复遗迹

    彩绘俑头保护修复中

    秦始皇兵马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一睹真容。它气势如虹,犹如一个个真的士兵站在众人面前。但刚出土的兵马俑大多数破败不堪,满目疮痍。如今,这些始于秦代的历史文化瑰宝,能以完整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们多年努力的成果。

    王春燕便是秦俑文物修复师之一,10多年来,一直默默地坚守在这一岗位。把一块块残破不堪的残片拾起,重新修补于兵马俑身上,需要修复们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对此,她说,对文物最大的尊重,就是把所有的小事认真干好,因为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是历史不可复制的一个遗存。

    ■ 口述:王春燕 秦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副研究员

    ■ 记录:王慧莹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文物修复,要把每个细节做到位

    我是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小时候经常跟着大人去看兵马俑,加上当地经常有挖掘到文物的新闻出现,让我对文物产生了好奇,高考填报志愿时就选择了相关专业。

    上大学真正地接触到文物后,老师当时传授的修旧如旧的理念一直影响着我。也让我明白,文物保护修复不是对器物形制简单的复原,而是将文物的全部信息的真实性保存下来,包括曾经严重破损的信息。毕业后,我就到了秦兵马俑博物院工作。

    兵马俑的修复包括信息采集、科学检测分析、对陶片进行清理及茬口清洗、对陶片上的彩绘、漆皮等进行保护处理、拼接和黏接等多个环节,修复步骤复杂。比如陶质彩绘文物中共有19种病害,秦兵马俑就占到了17种,包括起翘、脱落、残缺、裂隙、硬结物、泥土附着物、生物病害、植物病害等。如何精准地找到文物的病害并及时清理它,把文物及时保护起来,让它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地不减少,并制定出最合适的修复和保护方案。这项工作不是一场游戏,所要担负的责任很大。

    一件秦俑的修复,长则几年时间,短则两三个月,文物修复师要有耐心、细心、恒心,还得坐得住。搞修复,不能去论时间快慢,要把每个细节做到位,因为每个文物都不同,这个文物只有一件。

    所以在修复前期,我们要量身定做一套对该物件本身最好的保护修复方案。通过大量的实验去检验每个细节,看是否合适,最后才能按着这个方案流程去修复文物。而这个过程必须用到很多现代科学技术。我现在的工作更侧重于现代仪器科学的分析,用技术在修复之前对文物进行检测,为科学修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以有效防止保护处理过程中,违背修复保护原则的情况。因为有了这些技术才能更好地逐渐揭开秦俑的秘密。

    秦俑隐藏着秦代军事、科技、服饰、艺术等密码,研究价值极大。秦俑制造之初,表面原本是有彩绘的,而且很是鲜艳,与我们固有的黑灰印象为主的暗色调截然不同。不仅有色调,而且每一个俑的面部表情都不一样,用千人千面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细细地观察,会发现每个人的眼神、胡须或者高矮胖瘦、发型等都不一样。而秦俑做的最细致处是士兵脚底下穿的鞋子。比如二号坑的跪射俑,能很清晰地看到它的脚底板前面和后面纳的密度不一样,前面和后面很密便于有力踩踏,中间的纹路很稀疏,它方便士兵脚立起来,便于活动。而且兵马俑形似真人,通过这些细节一个真实的人物就浮现在眼前,栩栩如生。

    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泥土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

    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色彩的。但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后,很多色彩都消失殆尽了。早期兵马俑挖掘时,受技术的限制,刚出土时颜色会短暂停留,之后漆面起皮,颜色就会消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秦俑不是五颜六色的。在我们挖掘过程中,看见过有的士兵裤管上有绿色,铠甲上有红色以及某些角落会有白色,裙摆上有红色,胳膊上有紫色,手上有粉色,它的粉色都是通过白色和红色混合在一起调制的,通过各个部位的用色我们就能还原当时士兵服饰的色彩。秦代士兵的服装五颜六色,颜色搭配并不统一。

    再结合出土的竹简,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封写在木牍上的家信,内容是参加攻打淮阳的秦军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两人向家中索要衣服和钱的事情。这两封家信清楚地说明秦军的服装是自备的,在军队中使用的零花钱也要从家中索取。结合秦俑穿的衣服没有规律,发现秦代士兵们的衣服都是自己去购买的。这样就发现了秦代士兵的衣服原来是来自民间的。如今,随着文物修复的技术进步,我们已经可以把色彩保留下来。秦俑身上的颜色越来越多被复原,其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颜色——“中国紫”。这种紫色颜料目前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兵马俑则是现在已知有确切出土地点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实物。

    秦俑的服装颜色,是秦人服饰文化的真实缩影。它不仅生动地再现了秦朝军人服饰的风格特征,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作为修复保护者中的一份子,我能做到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历史信息,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文化。而对这份工作,我的理解是,把所有的小事认真干好,因为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是历史不可复制的一个遗存。这才是对文物最大的尊重。

    当千年文物遇到薄荷醇

    在秦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的修复室里,一号坑内的一件秦代弩机遗迹被完整提取并复原展示,残存的金属构件和木构件遗迹完整地呈现出整个弩机的原貌。这是薄荷醇的杰作之一。

    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脆弱的文物或遗迹,例如彩绘漆器的碎片、糟朽的木质遗迹、易碎的化石、脆弱的墓葬壁画等,如果不在发掘现场对这些文物进行第一时间的保护处理,并将其安全提取、搬迁,这些珍贵的遗迹、遗物将很难长久保存,其中所承载的宝贵历史文化信息将不复存在,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近年来,薄荷醇在抢救和保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遗迹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它的熔点低,在40~43℃就可以融化,不需要高压枪喷射,只需要毛刷在表面一刷,过后就可以挥发,并且挥发后没有残留物,从环保角度来说薄荷醇也是更好的选择。我们通过C14的检测,发现使用薄荷醇在提取过程中是不会扰乱文物的历史信息,也没有造成生态伤害,它是自然挥发,人为的干扰因素也比较少。

    薄荷醇是薄荷糖或者口香糖中的一种成分,比较常见。和另一种新型固定材料环十二烷相比,薄荷醇在价格上也更有优势,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不仅具有与环十二烷相似的物理性质,还具有更好的渗透度和提取能力,是环十二烷的良好代替者。比如彩绘秦俑的提取工作就用到了薄荷醇固型技术。过去的提取,主要采用的是石膏整体加固搬迁法,这是一种传统现场加固技术,与医学骨科伤外固定法有一定相似之处,但石膏载重过重不便于提取搬运,并且会污染文物。我们这一发现,填补了国际上对“绿色安全、可控去除”临时固型材料的需求空白。该项目也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通过采用薄荷醇临时固型技术,我们已从兵马俑一号坑中提取的还有马头、竹柲、箭镞、彩绘马腿、兵器戟等遗迹,从百戏俑坑中提取了脚踏板、木炭、棚木等遗迹,在一些墓葬中还抢救性地提取了壁画、彩绘漆皮等遗迹。

    时代的发展,对修复师这个职业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专业要求。作为一名“老”修复师,我见证了文物考古工作中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为此我也在不断地努力着,至今我仍坚持学习各种新的文献和技术。而这份坚持,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更是为了延续我们文化的命脉。秦俑的修复,其实也是为了恢复历史,传承文化,守护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