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更应该给芸芸众生以生活的信念和勇气,就好比勃拉姆斯,漫长的生命旅程中他虽总是形只影单地与不完美的世界拉锯着,但他从不会忘记为忧郁的情感记录添加上甜美的光泽。
■ 吴玫
在这场音乐会之前,我对圆号的认识就是交响乐团铜管组的一个分支。听过那么多场音乐会,我见识过两次圆号的惊艳表现,一次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著名交响乐团,他们的圆号组居然是由8位姑娘组成的;还有一次,出现在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时。那时,位于复兴中路的上海交响乐团还没有落成,他们的音乐会有时会安排在上海音乐厅举行。那一场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主要曲目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乐,又名《悲怆》。何以多了一个别名?因为该作品的第二乐章真的是悲从中来。如此苍凉的情绪,谁来代言最合适?圆号!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之间短暂的间隙里,我看见乐队的圆号首席悄悄离开舞台来到了观众席二楼的一间包厢里,不一会儿我们听到,一把圆号与乐队遥相呼应起来,那怅惘的叹息声因此不绝如缕。
由圆号、小提琴和钢琴组团完成的一场室内乐音乐会,效果会如何?何况,我知道小提琴家王之炅和钢琴家陈默也的演奏水平,但吹奏圆号的曾韵再晚一年出生就是“00”后了,由他领衔的“如歌圆号三重奏”组,现场效果会怎样?犹豫了好一会儿后,好奇心占了上风。
整场音乐会总共演出4首乐曲,其中,罗伯特·卡恩的《小夜曲》等2首是在中国首演的作品。节目单上这么一标注,我以为罗伯特·卡恩是一位当代作曲家,其实不是。
罗伯特·卡恩,1865年出生在德国曼海姆一个犹太家庭,早年在慕尼黑接受音乐训练。走上作曲之路后,罗伯特·卡恩曾先后受到过当时名重一时的小提琴演奏家约阿希姆、柏林爱乐第一任首席指挥彪罗、钢琴家克拉拉·舒曼以及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提携,特别是勃拉姆斯,曾经邀请罗伯特·卡恩到维也纳小住过一段时间,这对年轻的作曲家帮助很大。
罗伯特·卡恩的《小夜曲》,创作于1922年,虽为单乐章,仔细听来这首作品可分成三个部分:优美而节制的第一部分、轻快而充满活力的第二部分和主题变奏的第三部分。可对不熟悉这首作品的大多数乐迷而言,这就是一首流畅的13分钟时长的小作品,圆号、小提琴和钢琴轮番演奏着罗伯特·卡恩为作品安排的音乐动机,犹如挂在树梢的秋叶,大风一吹就会纷纷坠落,美得叫人心悸。果然是言为心声,完成《小夜曲》后不久,已经在柏林音乐学院教授钢琴和音乐理论多年的罗伯特·卡恩,为躲避纳粹的迫害在73岁那年不得不逃往英国。
创作于100年前的作品,何以直到今天才在中国首演?听过下半场的曲目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圆号与钢琴三重奏》后,我们自然就找到了答案。
1864年,勃拉姆斯31岁。三十而立,大概是针对男人的世界标准,就其已经发表的作品而言,31岁的勃拉姆斯完全具备了跻身作曲家行列的资本,但由于他的艺术追求与彼时的潮流格格不入,始终被当时的同行和艺术评论家诟病。想想也是,当由艺术家结集起来的队伍高喊着“向前看,忘掉过去”的口号前行时,队伍中的勃拉姆斯却想回转身去成为歌唱过去、向古典时期音乐家靠拢的作曲家,他怎能不与时代潮流相颉颃?孤独至极的时候,勃拉姆斯想要对逝去的母亲说些什么。
在古典音乐所有的音乐形式中,室内乐无疑是表现内心彷徨的最佳选择。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双簧管等等,可以互相配合搭配成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甚至九重奏,但是,一架钢琴、一把小提琴和一把圆号的三重奏组合,是古典音乐舞台上少见的表演形式,所以,特意为之写作的曲目少之又少,像我们在上半场听到的罗伯特·卡恩的《小夜曲》,作曲家原本是写给双簧管、圆号和钢琴的,是曾韵、王之炅和陈默也为了这场音乐会,特意用小提琴替代了双簧管。
31岁仍孑然一身的勃拉姆斯想要向天上的母亲倾诉情感困顿时,想到的第一件乐器便是圆号。原来,圆号是勃拉姆斯幼年时的最爱,打从能用圆号吹成曲调的那一天起,勃拉姆斯就喜欢吹奏圆号安慰操劳的母亲。确定用圆号来代言母爱的温暖和庄严后,这首《F大调小提琴、圆号与钢琴三重奏》的基调也就确定了下来:一首哀悼亡母的悲歌。
整首作品共由四个乐章组成。一般而言,作曲家会以“快板”开启一首室内乐,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却是以“行板”速度开始的。在“行板”中,钢琴伴奏小提琴先奏响了这一乐章委婉动听的主题旋律,再由圆号悠然吹响——哪怕在灯光幽暗的音乐厅里,我们都感受到了勃拉姆斯赋予这一旋律的温度,真是甜蜜又温暖。带着这样的感情底色进入到作品的第二乐章,勃拉姆斯给“谐谑曲”标注的演奏提示是“欢快而有力的”,三位训练有素的演奏家们通过天衣无缝的配合,给了我们跳跃的听感。虽然乐章进行到中段是出现了有些低回的歌唱性抒情段落,但很快又回到了“欢快有力的”节奏中,那一瞬间,我不由自主地拿出节目单又读了一遍作品简介,《F大调小提琴、圆号与钢琴三重奏》的确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挽歌,那么,哀伤呢?最动听的第三乐章“哀伤的柔板”来了。这是一曲圆号、小提琴和钢琴的三重唱,三位演奏家或“联手”或“对抗”地推进着第三乐章安谧、黯然的旋律主题的过程中,我们能听到激动的片刻,那是勃拉姆斯在创作时回忆起了母亲生前的美好时光。昨日再现以后作曲家的情绪更加低回,紧接而来的乐句,于是更加沉郁,那失去以后无可挽回的忧伤,奔涌而来。
以为勃拉姆斯痛悼母亲的作品会在第三乐章营造出来的氛围里归于沉寂,不想,作曲家为末乐章确定的感情基调是“充满活力的快板”,忠于作曲家创作意图的三位演奏家,就分别用圆号、小提琴和钢琴呈献给我们奔跑着的跳动着的音乐,那旋律,让我们在初冬就嗅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气息——亲炙过勃拉姆斯的罗伯特·卡恩为什么没能成为一流作曲家?听他的《小夜曲》时,我想到了不久前刚刚读完的塔米姆·安萨利的著作《人类文明史》,在阐述印度文明时作者写道:“印度河本来由六条支流汇成,但最大的一条支流后来消失了,只剩下五条。所以,虽然河流谷底土地肥沃、生活富足,但这里的人们恐怕也会有盛极必衰的忧患意识吧。”罗伯特·卡恩的《小夜曲》就是在优美的旋律里灌注了强烈的盛极必衰的哀鸣。后来,作曲家也的确在73岁高龄时不得不离开祖国。但是,艺术家更应该给芸芸众生以生活的信念和勇气,就好比勃拉姆斯,漫长的生命旅程中他虽总是形只影单地与不完美的世界拉锯着,但他从不会忘记为忧郁的情感记录添加上甜美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