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郭素勤 平阳印染布艺传承人 ■ 记录:姜军旗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童年与印染布艺结缘
临汾古称平阳,地处山西晋南地区,晋南地区自古以来就盛产棉花,老百姓的穿着则主要以当地棉花纺织成的土布为主。为追求生活的丰富多彩,印染布艺这一工艺应运而生。平阳印染布艺作为一项古老的印染技术,在当地,甚至是整个晋南都流传很广。平阳印染布艺产生的时间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据现有田野调查证实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当地十里八村每个村都有染坊,印染师傅挑着担子走家串户为村民印包袱皮、门帘、桌裙。那时候,生活条件差,普通百姓家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有婚嫁满月这类的大事才会请人印染花布。
我的老姑父李贵荣就是临汾市浮山县的印染师傅。老姑父12岁就跟人学传统印染工艺,学成后经常挑着担子到处给人印花。小时候每次去老姑家串门,最开心的就是看老姑父印花布。我一边看老姑父用五颜六色的颜料在白粗布上印花鸟,一边围在旁边问个不停。有的时候老姑和老姑父也会给我讲一些印染的技术技巧。所以我很小就了解了平阳印染布艺的流程,有时候还会帮助老姑和老姑父印染一些花布。
再后来,各种各样的机器花布流行起来了,就很少有人再请人印染花布。大概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当地的印染师傅大多都改行了。老姑父也是在那时撂下了印染布艺的担子,一直到老人1995年去世时,都没有再捡起过。
老姑父去世后,家人在收拾他的遗物时,不知道怎么处理他的这些印花刻板。我很喜欢,于是把这些印花刻板收藏了起来,单张版子是五、六张牛皮纸用糯米水抹成的,散发着树皮的光泽。迎着阳光,版子上的图案令我惊叹。有凤穿牡丹、有鱼戏莲花,有龙凤呈祥,还有我们往往认为代表南方印染图案的蓝花花。仅花的种类,就有宝相花、牡丹花、竹叶花、石榴花、葵花、菊花、莲花、兰花、梅花……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花数十种。
对我而言,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让古老技艺重获新生
平阳印染布艺是一项古老的印染技术,它和平阳木版年画同源,都是套色印染,年画是用木版阳印在纸上,而布艺则是采用镂空阴印在布上。平阳印染布艺有很复杂的工序,主要包括设计图案、分色、刻版、刷桐油、调色、印刷等,其核心工艺在于套色印染,也就是在布料上通过手工技艺运用几种不同颜色的漏板依次印刷而成的一种印染方式,也是通过颜色的配搭,并通过制版技艺在布上彰显出精美图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印染布艺图案大多以花卉、鱼、鸟为主,还有人物和瑞兽等组合成的传统吉祥图案。
我退休前在临汾市自来水厂工作。2006年退休后,空闲时间也多了起来,那时候就琢磨着做点什么。
有一天在整理东西的时候,翻出了老姑父留下的那些刻板,因为放置时间长,堆放的环境也不太好,有不少刻板损坏了,有的破了洞,有的几张粘在一起。看完后很是心痛。那时我就在想,这也许是这个世界上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平阳印染刻板了。我不能让这个古老的技艺在我这里消失。
为了重新捡起传统印染技艺,让平阳印染布艺走进现代百姓生活。我多次请教老姑,还去拜访了当时在世的民间老人,收集了刻板图案几百幅,并且反复研究。
在老姑的指导下,借助老姑父留下来的刻板、印染颜料和一些工具,又从老姑老姨家收集了成卷的白粗布,我的平阳印染布艺的实践之路开始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条路其实并不易。平阳印染布艺流传数百年,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制作工序和技术技巧,想要真正掌握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从设计图案,到图案分色,然后根据颜色分别刻版样,在印染的时候还要把所有分色版逐一印刷,有多少种颜色就制多少张版样,有多少张版样就得印多少遍。稍一疏忽,套版没有对齐,图案就会出现偏差,整块布就毁了,所有的印染过程就前功尽弃。比如我后来融入剪纸技法的一个作品《聚福》,单是鱼和中间的团花,就刻了十几块板。整幅图案多达七套色,每个色块都非常细微,6条鱼就要印42遍,每一遍都要一丝不苟。
尝试、失败、再修改,再尝试,再失败,再尝试……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重来,我很幸运,最终成功了!看到一项即将消亡的传统技艺在自己手里复活,那种高兴劲儿真的很难形容!
赋予传统技艺新的元素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和琢磨,我基本掌握了老姑父当年的印染技法,从设计图案,图案分色,到刻制版样,最后印染,都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这时候,我就开始琢磨,除了老姑父留下来的刻板,能不能印一些自己的图案。因为家庭原因,我从小就学习剪纸,现在还担任市里的剪纸协会会长。我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还被山西省邮政局发行为邮票。可不可以把剪纸元素融入到平阳印染布艺中,创作一些具有当代设计感的作品呢?
这就首先需要重新设计制作刻板,但因为平阳印染布艺是套色,所以要先解决剪纸在套色制版中的可能性。不过我有剪纸基础,很快就画出了适合套色印染的底稿。
但用什么样的纸做刻板,让人犯难。以前做刻板都是废物利用,用的是纸箱子里层揭下来的牛皮纸,现在纸箱子的工艺改进了,里面没有可供使用的衬纸,其他的卡纸不是太厚就是韧度不够。
我试验了许多种材料,最后选用了一种纸板,效果还好,只是厚度略微差强人意。在材料的尝试过程中,我创作了一系列个人作品。《鸳鸯戏水》借鉴传统剪纸图案,添加套色,画面上的鸳鸯有了色彩与立体感;《龙蛇鸣春唱尧风》借鉴了陶寺龙盘“蛇鄂合体型原龙”的形象,结合花卉纹样给观者带来不一样的传统艺术气息;《聚福》上摇头摆尾的六条胖鱼首尾相连在染布上游弋,不仔细看会漏掉每条大鱼肚皮上承载的小鱼宝宝……
这几年,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让平阳印染布艺更显时尚,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平阳印染布艺,我设计创作了一些融入时尚元素的作品,并且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的大型展览、展销会。与此同时,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在临汾城乡多所学校开设印染入门课,使孩子们从小就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我还在网上通过抖音等短视频的形式,更大范围地普及平阳印染布艺这一传统文化。
2013年,“平阳印染布艺”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作为传承人,我还被评为“山西工艺美术大师”。这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但同时也是对我的一种鞭策。
民间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蕴含着朴实的情感和美好的寓意。未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平阳印染布艺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